2019春《法学概论》形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春《法学概论》形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59c05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9

( ACD ) A、发明 B、内在设计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 10、下列属于要约邀请的有( ACD ) A、招股说明书 B、商贩向行人甲兜售苹果:“金富士苹果,8块一斤,又大又甜。” C、拍卖公告 D、寄送的价目表

2019春《法学概论》形考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我国法律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最长期限是( D )个月。 A、18 B、12 C、6 D、24

2、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 D )人。 A、2 B、3 C、4 D、5

3、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 D )个月未开业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A、五 B、三 C、四 D、六

4、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 D )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A、五分之四 B、四分之三 C、二分之一 D、三分之二 5、对于加班工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法定节假日加班,只要能安排补休,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 B、加点按不低于正常工时工资的150%支付工资

C、周末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不低于正常工时工资的200%支付工资 D、法定节假日加班,按不低于正常工时工资的300%支付工资

6、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 B ),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 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二分之一

7、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A )个月。 A、六 B、五 C、四 D、三

8、上市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重大诉讼,在每会计年度内( A )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A、半年 B、九个月 C、一年 D、三个月

9、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 C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二十 B、三十 C、三十五 D、二十五

10、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 D )人至13人。 A、2 B、4 C、5 D、3

二、判断(判断对错(每小题3分,共30分))

( × )1、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报酬。

( × )2、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不得转让。 ( √ )3、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 √ )4、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 √ )5、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 )6、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可以为无记名股票

( × )7、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分公司承担。

( √ )8、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 )9、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 )10、计时家庭保洁人员、个人雇用空调安装移机人员、一次性搬运工属于《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范畴。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试用期的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B、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C、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D、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2、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规定,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BCD ) A、曾任审判员的

B、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C、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 D、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3、用人单位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BCD )

A、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B、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C、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D、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的 4、公司发行新股,股东大会应当对下列事项作出决议:( ABCD ) A、新股发行的起止日期 B、新股发行价格 C、向原有股东发行新股的种类及数额 D、新股种类及数额 5、根据公司组织系统的从属关系不同,可将公司分为( AD ) A、总公司 B、母公司 C、子公司 D、分公司

6、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有:( ABCD )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隶属性

B、它既体现了当事人之间的共同意思,又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C、劳动法律关系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质 D、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

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包括:( ABCD ) A、在乡镇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B、在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C、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D、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8、下列属于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有:( ABCD ) A、中秋节 B、春节 C、国际劳动节 D、国庆节

9、在我国,目前允许缩短工作日的情形限于下述几种:( ABCD ) A、哺乳未满12月婴儿的女职工 B、从事夜班工作的职工

C、从事矿山井下、高山、有毒、有害、特别繁重和过度紧张的体力劳动职工,以及纺织、化工、建筑冶炼、地质勘探、森林采伐、装卸搬运等行业或岗位的职工 D、16岁至18岁的未成年劳动者

10、根据公司的外部控制关系的不同,可将公司分为( AC ) A、子公司 B、分公司 C、母公司 D、总公司

2019春《法学概论》形考四答案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犯罪的( B )客体是指某一些或者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部分。 A、直接 B、同类 C、一般 D、间接

2、《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B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A、2 B、3 C、4 D、1

3、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 C )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A、人民法院 B、监狱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

4、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不得给予( B )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4 B、2 C、1 D、3

5、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 A )年。

A、1 B、2 C、4 D、3

6、《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凡是年满( A )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构成犯罪的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A、16 B、15 C、14 D、17 7、部门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 C ) A、拘留 B、吊销执照 C、一定数额的罚款 D、没收财物

8、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 C )设定。

A、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B、法律和行政法规 C、法律 D、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9、《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C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A、1 B、4 C、3 D、2

10、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 D )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A、2 B、4 C、3 D、5

二、判断(判断对错(每小题3分,共30分))

( × )1、基于人道主义的原因,我国规定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绝对不适用死刑。

( √ )2、行政许可是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产生的行政行为,无申请即无许可。

( × )3、行政处罚依法由行政相对人住所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 × )4、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

( × )5、主刑即可独立适用,也可附加适用。

( √ )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 √ )7、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 × )8、派出机关不是一级政府,不属于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

( √ )9、想象竞合犯是指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结果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 × )10、规章可以设定吊销营业执照和一定数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40分))

1、假释只能适用于被判处( CD )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 2、行政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 ABCD ) A、确定力 B、公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3、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 A、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