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市人民政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南宫市人民政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6c0c48c850ad02de8041ca

地名规划的原则

本规划遵循“名副其实、规范有序、提高品位、雅俗共赏、好找易记”的基本方针,具体把握以下原则:

一、要从南宫和城区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坚持继承和创新并举,注重调查研究和吸收群众意见。首先要尊重历史,传承历史形成的地名,继承和注重反映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命名理念;同时,注意创新,着力提高地名文化品位,使之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要以提高城区地名标准化整体水平为目标。遵循国家地名管理法规要求,做到:用字规范、读音准确、含义健康,实现同类地名不重名,展现层次化,用词注意提高文化品位,展现独特景观,形成地名序列化。

三、要充分反映全市文化风貌特征。针对南宫市文物古迹、历史典故众多的特点,弘扬深厚特色历史文化,体现千年古县、革命根据地特色和实现南宫复兴的时代精神风貌。

四、要坚持与城区建设规划同步进行。以城区2003-2020年建设规划为依据,地名规划与城区规划建设相适应,地名规划的实施与建设规划实施协调一致,共辉互映。

5

地名概况综述

南宫建县始于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其名称源于西周“八士之一”南宫适之复姓。县治在今北旧城村,明成化十四年(1478)因洪水淹城迁于飞凤岗,即今址。迁址营建县城经过周密规划和精心设计,四条大街交叉呈十字形,均长500米,宽20米,十字街交点即城中心,也是最高点,人站在此处,其视线正与四门城门顶平齐,街道规划整齐划一,疏密有致,相互对称,显示出科学布局。 建国后,对城区进行有规划、有步骤的全面扩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1988年,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城区街巷名称进行了规范化、层次化、序列化处理,对街巷进行了命名、更名,并予以公告。主要街道形成东西为街、南北为路格局,突出了历史文化和建设景观。随着城区发展、改造,部分街巷消失,新街巷形成,经核实、清理和规划设计,现存街巷命名共819条,其中,更名4条,命名5条,规划设计名称12条,沿用原名798条。 从城市地名形成的历史看,通名渐趋规范,专名也体现了历史文化风貌,这些需要借鉴和继续使用。但从整体情况看,尚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命名缺乏大局观,名称多而乱(特别是三级道路);二是部分名称含义和意境不深,不能体现千年古县的大气磅礴、历史文化和地理景观;三是居民区、建筑物名称没有超前设计。通过规范化的设计,为南宫的明天留一笔丰富的地名文化遗产。

6

地名总体规划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文化主题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关于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实现地名的规范化、层次化、序列化为目标,着眼长远和现实需要,以地名为载体,反映南宫千年古县风貌,使地名服务对外开放、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文化主题:弘扬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反映独特的地理景观和经济特色,展现时代前进步伐,彰显千年古县风采。

二、基本任务

本规划以街巷名称设计为主,兼顾主要居民区、建筑物和广场的名称规范。城区规划到2020年形成16横22纵的道路格局,拟对其中已命名的75条保留原有名称,对4条进行更名,5条进行命名,12条规划道路予以设计命名。对现有胡同、巷进行清理,对保留名称予以公布。对居民区等予以命名、设计命名。

三、通名系统的总体设计

按照地名标准化、层次化、序列化的要求,街巷通名设计为:一级路,东西向为“大街”,南北向为“路”,一级道路宽度在40米以上,有相当长度,为城市人流、物流主干道;二级路,东西向为“街”,南北向为“路”,一般宽度在6米以上,为次干道,承担分流主干道的作用;三级路为巷、胡同、里,一般在6米以

7

下,4米以上为“巷”,双向相通为“胡同”,单向相通为“里”。居民区通名为“园”(绿化面积在30%以上)、“花园”(绿化面积40%以上并有人工景点)、“小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住宅楼8栋以上);建筑物通名为“楼”、“大楼”、“大厦”、“商厦”;免费供市民休闲,面积较大的公共场地通名为广场。

四、专名采词总体设计

紧紧围绕“弘扬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反映独特的地理景观和经济特色”这一文化主题,结合街路现状进行采词命名,一、二级路,由南宫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地理文化景观和街道承载的文化内涵派生出大街(街)、路专名,三级路以相连的一、二级路名称的一个字打头组词,形成三级路的序列专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