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79af0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da

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特点有( ABCD )。

A.情绪的冲动性减弱 B.情绪、情感中的社会性成分增加 C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D.情绪调控能力增强 3.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的心理学理论是( CD )。

A.认知一发现说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4.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 ACD )。 A.分散复习 B.集中复习 c.试图回忆 D.谐音字法 5.创造性的组成部分有( BCD )。

A.创造环境 B.创造意识 C.创造性思维过程 D.创造性活动

8.-个孩子捡到1元钱交给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以后这个孩子每次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这种现象可以用( B )原理来解释。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9.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的行为表现是( AD )。 A.重视集体的作用 B.给学生完全的自由 C.教师决定一切 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10.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情绪因素有( ABC )。 A.好奇 B.兴趣 C.焦虑 D.悲愤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

A.桑代克 B.詹姆斯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 2.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D )。

A.3岁 B.6岁 C.9岁 D.12岁

3.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 B C )。

A.人本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5.儿童在知道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 A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类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6.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 B D )。

A.家庭环境不良 B.社会文化不良 C.经济条件较差 D.学校教育失误 7.俗话说,有人“理达情不通”,有人“通情不达理”,这反映了品德心理结构的( C )。

A.独立性 B.统一性c.矛盾性 D.多样性 8.情绪对于学习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A B )。

A.动机功能 B.组织功能 C.信号功能 D.支配功能

9.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中,当要求他们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会同时记住和这样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叫( C )现象。

A.记忆混淆 B.记忆混乱C.记忆偶发 D.记忆干扰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D )。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1.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B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2.如果一个人失败以后,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的归因倾向可能是( A )。 A.能力归因 B.运气归因 C.努力归因 .D.任务难度归因 3.为获得奖励、表扬而产生的学习动机称为( C )。

A.内部动机 B.认知动机 C.外部动机 D.自我提高的动机 4.影响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 A B C )。 A.营养 B.睡眠 C.适量的运动 D.遗传

5.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差异集中体现在(ACD )等方面。

A.发展水平差异 B.气质类型差异 C.表现早晚差异 D.结构差异

6.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且提供可能使问题获得解决的知识或技能,然后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让学生进行尝试性探索的教学方式称为( B )。

A.情境性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随机通达教学 D.自上而下的教学

8.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 D )解释。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 9.下列项目中正确的说法是(CD )。

A.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的顺序是可以改变的 B.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

D.在具体明确的道德规范下,在言行一致的环境中学生的道德观念比较容易形成 10.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 BD )。

A.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B.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C.整顿班级秩序 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 1.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有( B C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形象记忆 D.抽象记忆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是( C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以将迁移分为( C D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C.正迁移 D.负迁移 4.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A B C D )。 A.说服 B.角色扮演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7.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有( A B C D )。

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过程设计 D.教学评价设计 8.认为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有(A B C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9.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一般处在( B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0.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性包括(A B D )。

A.流畅性 B.变通性C.稳定性 D.独特性 1.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B )。

A. 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C )阶段。 A. 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 苛勒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贾德 D.桑代克 4.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A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D )。

A. 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 判断题(每小题1分)

11.程序教学思想是斯金纳提出的。(√) 12.当学生能够用言语清楚地说明某一原理中包含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时,表明他已经掌握了这个原理。(×) 13.罗杰斯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 14.小学五年级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特点是:既不简单服从权威,也不机械遵守规则。(√) 15.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16.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其效果优于与学科内容融在一起的学习策略训练。(×) 1.划线、记笔记、画关系图都是属于精加工策略。(×) 2.快速联想策略和头脑风暴法都是由奥斯本提出的。(√)

3.人们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行为、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称为定型期望。(√)

4.我国古代对于学习有“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的说法,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5.合作学习采用同质分组的原则,这样有助于帮助差生。(×)

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的提法,健康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评语。(×)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桑代克。(√) 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注意(√)

4.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要求来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环境,由此产生情绪困扰的现象,称为适应不良。(√)

5.个体差异和学习心理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

6.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而情绪、行为以及社会适应则不属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范畴。(×)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别重视认知结构特征在学习中的作用。(×) 2.大多数6-10岁儿童的身体发展处在相对平缓的状态。(√) 3.原理学习的本质就是能够准确地陈述和解释原理。(×) 4.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5.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目的在于让优秀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 6.提问、小测验、阶段考试、期中考试或作业练习都可以用来进行课堂评价。(√) 1.对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不包含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成熟个体的某些心理机能和心理过程在内部的后天原因影响下发生的变化。(×) 3.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因而教师决定了学习的效果。(×) 4.驱使人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是情感。 (×) 5.情感有较为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 (×) 6.偶尔一次行为不能作为品德。 (√) 7.儿童自我体验的诸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不同步。 (√) 8.练习是同一刺激―反应的重复。 (×) 9.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心向由弱向强发展。 (√)

10.性别刻板印象是我们对学生的认识更符合男女群体的特点。 (×) 1.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是一种有计划的非连续偶然观察。(×) 2.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社会化本质。 (√) 3.兴趣可以补偿智力成熟的不足。 (×)

4.顿悟是突然出现的,因为顿悟是学习常见于解决简单问题的学习中。(√) 5.思维对事物的认识统统是间接的。 (√) 6.情绪多以内在体验的形式存在。 (×)

7.移情就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感情转移到其他人(或事物)上。(×) 8.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

9.能力分组是按学生的学力或智商分组,对各组授予相同的课程。(×) 10.好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适合任何教学情境。 (×) 1.一对数学家夫妇能把“数学能力”遗传给后代。 (×) 2.成熟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 3.问题的表面特征即“问题的表征”。 (×) 4.情感是驱使人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 5.情绪表现为一种主观感受。 (√) 6.道德观念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一种表面现象。 (×) 7.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心向由弱向强发展。 (√)

8.男生比女生具有右脑发展的优势,因而使男生语文能力往往优于女生。(×) 9.中等程度的焦虑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 (√)

10.“作业分组”是按学生的作业好坏分组,授以不同的课程。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8.社会认知 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

系的认知,它与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19.创造性 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20.智力技能 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21.课堂学习管理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个案法 是对某个人或某个学生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可以进行短期的研究,也可以进行长期的追踪性研究。 2.学习策略是 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3.高原现象 指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在总的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练习进步一时性停顿的现象。 4.定势 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5.趋一避式冲突 是指个体所面临的选择既能给他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着不良的影响。在各种心理冲突中,有一种给个体带来的压力是最大的一种冲突。

1.实验法 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原理学习 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3.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组织策略 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具体方法是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把这些单元归入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5.角色混淆 是指个体无法获得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角色知觉而产生混乱。角色混淆也是对外面环境要求的心理反应,当外面要求含糊时,就会产生角色混淆。

1.认知风格 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2.意义学习 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3.原型启发 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4.智力技能 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5.他律 是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1、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学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2、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

3、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4、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性的核心。 5、记忆: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1. 观察法 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某种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2. 自然实验法 是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得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3. 移情 是指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当个体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交好运时,自己也能体验到不安和愉快的情感,这种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

4. 个体内化 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把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个性特征的过程。

5. 社会互动 也称社会交互作用。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作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基本条件。

6. 控制点 是指一个人找出控制他生活的主要力量,即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和命运某些力量的看法。 7. 顿悟 是指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8. 问题的表征 是指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