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试验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荷载试验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7d3511866fb84ae45c8d0a

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试验检测中心检测报告(TYJC-QL201110-001)

(2)测点布置

为了测试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况,在各应变测试截面布置应变测点,具体位置如图6.3.4-2~图6.3.4-4所示。

为了测量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在各挠度测试截面布置位移测点,具体位置和编号如图6.3.4-5或6.3.4-8所示。

注:图中标注均以cm计

左156101115234789121314代表应变测点图6.3.4-2 拱顶截面应力测点布置图

左162021252630171819222427282923代表应变测点图6.3.4-3 L/4截面应力测点布置图

左313435383942323336374041代表应变测点

图6.3.4-4 拱脚截面应力测点布置图

左12代表挠度测点(水准仪)图6.3.4-5 拱顶截面挠度测点(水准仪)布置图

第 30 页 共 68页

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试验检测中心检测报告(TYJC-QL201110-001)

左34代表挠度测点(水准仪)图6.3.4-6 L/4截面挠度测点(水准仪)布置图

左56代表挠度测点(水准仪)

图6.3.4-7 眉县侧支点截面挠度测点(水准仪)布置图

左78代表挠度测点(水准仪)图6.3.4-8 汉中侧支点截面挠度测点(水准仪)布置图

(4)测试方法 ① 应变测试

根据选定的测试截面和测点位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粘贴电阻应变片,采用日本产的TDS-303静态数据采集仪进行结构应变数据采集。

② 挠度测试

根据选定的测试截面和测点位置布设挠度测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挠度测量。 ③ 外观检查

对每个工况的关键控制截面采用人工近距离用放大镜观测是否产生新裂缝或用

第 31 页 共 68页

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试验检测中心检测报告(TYJC-QL201110-001)

裂缝测宽仪测试原有裂缝是否继续开裂。对其它部位采用望远镜观测。

④ 影像资料

对每个工况均采用数码相机留取工作状态影像资料,对于新出现的病害情况应进行局部特写,力求全面反映病害特征。 6.3.5 试验数据处理

(1) 支点沉降影响的修正

当支点沉降量较大时,修正其对挠度值的影响,修正量C可按下式计算:

C?l?xla?xlb (6.3.5.1)

式中:C—测点的支点沉降影响修正量;

l—A支点到

B支点的距离;x—挠度测点到A支点的距离;

a—A支点沉降量;b—B支点沉降量。

(2) 变位与应变的计算

静载试验各测点实测变位(挠度、位移、沉降)与应变的计算按下式进行。 ① 总变位(或总应变):St?SI?Si (6.3.5.2-1) ② 弹性变位(或弹性应变):Se?SI?Si (6.3.5.2-2) ③ 残余变位(或残余应变):Sp?St?Se?Su?Si (6.3.5.2-3) 其中:Si—加载前测值;

SI—加载达到稳定时测值; Su—卸载后达到稳定时测值;

(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可根据量测截面而实测的各主梁或拱肋的测点挠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mi??in (6.3.5.4)

i??i?1mi

——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量测截面第i片主梁或拱肋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i —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量测截面第i片主梁或拱肋的测点挠度; n —主梁或拱肋的根数。

(4)校验系数

第 32 页 共 68页

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试验检测中心检测报告(TYJC-QL201110-001)

主要测点的校验系数按下式计算:

??SoS% (6.3.5.5)

式中:So—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弹性变位(或应变)值;

S%—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变位(或应变)值。

6.3.6 试验中注意的事项

(1)按试验方案中应变和位移测点布置方案进行放样。

① 对应变测点位置进行打磨、找平处理后,粘贴电阻应变片并焊接导线。在此期间即时量测应变片与导线的连通性及其相应电阻值的大小,以保证连接于同一扫描单元的应变片的电阻值相差在0.5欧姆以内。对于个别测点位置较潮湿,先用电吹风烘干然后贴片。

② 对于挠度测点,根据试验方案中确定的测点位置在桥面打眼、安装膨胀螺栓,通过在膨胀螺栓上架立铟钢尺,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测量精度0.01mm。

(2)正式加载前,对结构初始状态进行详细调查,以便进行试验前后状态对比分析。

(3)试验前对加载车都进行过磅称重,记录下车的实际轴重、总重、轮间距和轴间距。最终的挠度和应力分析计算中的车辆荷载都按实际的轴距、轮距和轴重取值,并计算实际的加载效率,其满足1.05≥ηq≥0.8的要求。

(4)正式加载前,取最大试验荷载的一半进行预加载,以消除结构的初始塑性变形,使其进入弹性工作状态。

(5)采用粉笔标记出加载位置及加载等级,以便加载车辆准确就位。 (6)为减少温度变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加载时间选在温度较为稳定的时间进行,并采取良好的温度补偿措施。

(7)加载过程中将随时观测控制点的位移、应变及结构开裂状况,一旦发现下列情况应立即终止加载:

a控制点的位移、应力超过检算控制值或规范规定值时;

b超过规范允许缝宽的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明显影响时; c墩台位移超过允许值,且不能稳定时;

d发生其它损坏,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时。

(8)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加载时宜进行分级加载,根据情况可分为2~4级加载,

第 33 页 共 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