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新旧版规范对比第6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混凝土新旧版规范对比第6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8597c40c22590102029d89

阶;对无屈服点的钢筋,设计所用的强度是以条件屈服点为依据的。极限拉应变的规定是限制钢筋的强化强度,同时,也表示设计采用的钢筋的极限拉应变不得小于0.01,以保证结构构件具有必要的延性。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极限拉应变应从混凝土消压时的预应力筋应力?p0处开始算起。

对非均匀受压构件,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达到?cu或者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达到0.01,即这两个极限应变中只要具备其中一个,就标志着构件达到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6.2.2

在确定中和轴位置时,对双向受弯构件,其内、外弯矩作用平面应相互

重合;对双向偏心受力构件,其轴向力作用点、混凝土和受压钢筋的合力点以及受拉钢筋的合力点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尚应考虑扭转影响。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主要针对本章以及附录E规定的任意截面承载力计算,即要求构件截面在计算方向上具有几何对称性。否则,应考虑截面扭转效应对承载力计算的影响。本条不适用于按应力进行截面设计的情况。 6.2.3 比

弯矩作用平面内截面对称的偏心受压构件,当同一主轴方向的杆端弯矩

M1不大于0.9且设计轴压比不大于0.9时,若构件的长细比满足公式(6.2.3)M2的要求,可不考虑轴向压力在该方向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否则应根据本规范第6.2.4条的规定,按截面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

?34-1M21( M2 / ) (6.2.3) lc/i 式中:M1、M2——分别为偏心受压构件两端截面按结构分析确定的对同一主

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绝对值较大端为M2,绝对值较小端为M1,当构件按单曲率弯曲时,M1/M2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lc——构件的计算长度,可近似取偏心受压构件相应主轴方向上

下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i——偏心方向的截面回转半径。

35

条文说明: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二阶效应(P??效应)是偏压杆件中由轴向压力在产生了挠曲变形的杆件内引起的曲率和弯矩增量。在例如结构中常见的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偏压构件中,这种二阶效应虽能增大构件除两端区域外各截面的曲率和弯矩,但增大后的弯矩通常不可能超过柱两端控制截面的弯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P??效应不会对杆件截面的偏心受压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反弯点不在杆件高度范围内(即沿杆件长度均为同号弯矩)的较细长且轴压比偏大的偏压构件中,经P??效应增大后的杆件中部弯矩有可能超过柱端控制截面的弯矩。此时,就必须在截面设计中考虑P??效应的附加影响。因后一种情况在工程中较少出现,为了不对各个偏压构件逐一进行验算,本条给出了可以不考虑P??效应的条件。该条件是根据分析结果并参考国外规范给出的。

6.2.4

排架结构柱的二阶效应应按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计算;其他偏心受压

构件,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二阶效应后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Cm?nsM2 (6.2.4-1)

Cm?0.7?0.311300M(2M1 (6.2.4-2) M2?lc?)h?/0? ?? c (6.2.4-3)h?2 ?ns?1?N/?ea ?c?0.5fcA (6.2.4-4) N当Cm?ns小于1.0时取1.0;对剪力墙肢类及核心筒墙肢类构件,可取Cm?ns等于1.0。

式中:Cm——构件端截面偏心距调节系数,当小于0.7时取0.7;

?ns——弯矩增大系数;

N——与弯矩设计值M2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36

ea——附加偏心距,按6.2.5条规定确定;

?c——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计算值大于1.0时取1.0;

h——截面高度;对环形截面,取外直径;对圆形截面,取直径; h0——截面有效高度;对环形截面,取h0?r2?rs;对圆形截面,取

h0?r?rs;此处,r、r2和rs按本规范附录E第E.0.3条和第E.0.4

条计算;

A——构件截面面积。

条文说明:本条给出了在偏压构件中考虑P??效应的具体方法,即Cm??ns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与美国ACI 318-08规范所用方法相同。其中?ns使用中国习惯的极限曲率表达式。该表达式是借用02版规范偏心距增大系数?的形式,并作了以下调整后给出的:

1 考虑本规范所用钢材强度总体有所提高,故将02版规范?公式中反映极限曲率的“1/1400”改为“1/1300”;

2 根据对P-?效应规律的分析,取消了02版规范?公式中在细长度偏大情况下减小构件挠曲变形的系数?2。

本条Cm系数的表达形式与美国ACI 318-08规范所用形式相似,但取值略偏高,这是根据我国所做的系列试验结果,考虑钢筋混凝土偏心压杆P??效应规律的较大离散性而给出的。

6.2.5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计入轴向压力在偏心方向存在

的附加偏心距ea,其值应取20mm和偏心方向截面最大尺寸的1/30两者中的较大值。

条文说明:由于工程中实际存在着荷载作用位置的不定性、混凝土质量的不均匀性及施工的偏差等因素,都可能产生附加偏心距。很多国家的规范中都有关于附加偏心距的具体规定,因此参照国外规范的经验,规定了附加偏心距ea的绝对值与相对值的要求,并取其较大值用于计算。

6.2.6

受弯构件、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

形可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

37

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x可取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所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1取为0.8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可由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乘以系数?1确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条文说明:在承载力计算中,可采用合适的压应力图形,只要在承载力计算上能

与可靠的试验结果基本符合。为简化计算,本规范采用了等效矩形压应力图形,此时,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取fc乘以系数?1,矩形应力图的高度可取等于按平截面假定所确定的中和轴高度xn乘以系数?1。对中低强混凝土,当n=2,

?0?0.002,?cu?0.0033时,?1?0.969,?1?0.824;为简化计算,取?1?1.0,?1?0.8。对高强混凝土,用随混凝土强度提高而逐渐降低的系数?1、?1值来反映高强混凝土的特点,这种处理方法能适应混凝土强度进一步提高的要求,也是多数国家规范采用的处理方法。上述的简化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大体接近。应当指出,将上述简化计算的规定用于三角形截面、圆形截面的受压区,会带来一定的误差。

6.2.7 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

度?b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构件

有屈服点普通钢筋

?b?1??1fyEs?cu (6.2.7-1)

无屈服点普通钢筋

?b?1??10.002?cu?fyEs?cu (6.2.7-2)

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b?0.002fpy??p01???cuE?scu?1 (6.2.7-3)

式中:?b——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取xb/h0;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