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管理办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北京大学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管理办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ace59e02768e9950e7388b

北京大学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管理办法

(2013年5月修订)

第一部分 体育课程方案

一、前言

根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结合北京大学实际情况,体育教研部研究制定本课程方案和教学管理办法,经北京大学教务部批准于2013年9月实施。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能够根据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掌握2—4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3.根据自身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置

游泳 (全体学 生) 太极拳 (男生) 健美操 (女生) 30余个兴趣选项任选2个 每学期1学分 每学期1学分 每学期2学分 校代表队运动训练 特色项目2学分 兴趣选项2学分 本科生必修课4学分 本科生公共选修 课 研究生公共选修课 本科生通选课 运动训练课 体育课 除开设上述体育课程外,每年暑期学校(第三学期)还安排部分体育课程,主要为毕业年级学生补修体育学分。

本科生必须获得4个体育课程必修学分,一学期只能选修一门体育课程,成绩合格后获得1学分。

四、课程内容

1.本科生必修课(每学期只能选择1个项目) (1)必修项目(指定必选)

男生:24式简化太极拳。 女生: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

全体学生:游泳。要求所有在校本科生必须通过游泳200米达标测试。

注:①游泳课的200米达标测试由任课教师安排,要求在深水池中、不限定时间、连续游完200米的距离,即达到合格要求;②如学生已具备达标能力,可不选游泳课(另选兴趣选项一门),但要通过每年春季或秋季学期组织的游泳200米达标测试,具体测试时间届时将公布于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网页及学校教务部网页;③不会游泳或不能达标的学生必须选修游泳课。

(2)兴趣选项(选择必修,每学期开设的项目略有调整)

网球,网球提高班,乒乓球,乒乓球提高班,羽毛球,羽毛球提高班,篮球,篮球提高班,足球,足球提高班,排球,排球提高班,游泳,游泳提高班,体育舞蹈,健美(男),形体(女),瑜珈,攀岩,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少林棍术(男),体适能,跆拳道,散打,击剑,剑道,曲棍球,地板球,棒垒球,中华毽,拓展,高尔夫,定向和徒步运动,汉字太极和养生。 (3)体育保健

体育保健课是专为身体异常、特型和病(心脏病、高血压、癫痫、哮喘等不宜从事较为剧烈体育活动的疾病)、残、弱及个别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的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属于体育必修课程,学生选修此课需提交校医院保健科的诊断证明,经任课教师同意后方可上课。 2.本科生公共选修课

不占体育必修课学分,每门课程(每个运动项目)学习1个学期,成绩合格后获得1学分。

开设项目:运动、营养与减肥,黄帝内经与古导引,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桥牌。

3.研究生公共选修课

根据需要和条件每学期开设若干班级,每门课程(每个运动项目)学习1个学期,成绩合格后获得1学分。

开设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台球,乒乓球,壁球,毽球,体育舞蹈,拓展。 4.通选课

面向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的奥林匹克文化课,2学分/学期,不占体育必修课学分。

5.运动训练课

为校代表队训练课,限本科4—6学年完成,具体规定见《北京大学体育特长生管理办法》。

五、体育课程成绩评定 1.获得体育学分

完成体育课程内容和考核,参加选修体育课学期的体质健康测试,获得课外体育锻炼规定分数,总成绩按照百分制予以评定,按照《北京大学大学生学籍管理细则》规定计算绩点。

在所选体育课学期内,如课外体育锻炼未达到规定分数,体育课程总成绩为0分。 2.体育课程成绩结构 (1)太极拳和健美操

100分= 技术40分 + 12分钟跑10分 + 体质健康测试20分 + 专项理论10分 + 学习态度20分。 (2)其他项目

100分= 技术50分 + 体质健康测试20分 + 专项理论10分 + 学习态度20分。 (3)技术(太极拳和健美操满分40分,其他项目满分50分)

根据各项目特点,设定2—4项考核内容,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任课教师安排阶段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给予学生技术分数。具体学习内容和考核标准 见各项目的教学大纲。

(4)12分钟跑(满分10分)

太极拳和健美操课设12分钟跑,由任课教师在课中测试,达到或超过下表的距离换算为对应分数。

12分钟跑评分标准 男生 距离 2100米以下 2100米 2200米 2300米 2400米 2500米 2600米 2700米 2800米 分数 0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距离 女生 分数 0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700米以下 1700米 1800米 1900米 2000米 2100米 2200米 2300米 2400米 (5)体质健康测试(满分20分)

学生选上体育课的学期,需要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测试内容主要以

耐力、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为主,每项测评成绩换算成相应分数,其中长跑占10分,另两项身体素质各占5分,总分为20分。如因本人原因未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则此项成绩为0分。具体测试内容和办法任课教师将会在体育课上通知,学生也可登录体育部网页查看。 (6)专项理论(满分10分):闭卷考试,考试试题从各项目专项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7)学习态度(满分20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其中出勤情况为15分,课堂表现为5分。 3.课外体育锻炼

课外锻炼是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学生选上体育课的学期,必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完成相应的分数。未完成规定的分数,体育课的成绩为0分。具体办法详见《北京大学关于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办法》。

第二部分 体育教学管理办法

一、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管理说明

1.学生选修体育课有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课外锻炼的五自主选课方式,体育课程设置了丰富的兴趣选项。

2.根据学校教学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3.学生完成特色项目学习、学会游泳、获得体育课程4学分是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 4.体质健康测试包括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国防生及医学部学生,不包括保健课、通选课、运动训练课及公共选修课学生。身体素质的学习和练习是教学的组成部分,通过体质健康测试进行考核,主要测试项目为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等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测试项目每年进行轮换。 5.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授专项技术和专项素质,结合每学期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安排一般身体素质的教学指导和练习,形成课内学习、课外锻炼、课外测试的课内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每周一次体育课的基础上再进行两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务必加强课外体育活动,通过长期的坚持锻炼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6.学生因为皮肤病、心脏病、肝炎、肾炎、红眼病、严重沙眼、严重脚癣、支气管哮喘、急慢性中耳炎及鼓膜穿孔等身体疾病不能选修游泳课时,需要提供校医院保健科的诊断证明,经体育部教学主任签字认可,体育部教务老师备案后,可免修游泳课和免除游泳200米达标测试,改修其它项目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