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规范与创新》《做文化家园的守望者》教案 苏教版选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规范与创新》《做文化家园的守望者》教案 苏教版选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c2b3f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c9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规范与创新》《做文化家园的守望者》

教案 苏教版选修

汉语的艺术性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学习情况回顾

1、“汉语的经济性”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把握的? 2、汉语的经济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明确:1、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2、汉语音节的简约和简明;汉字的简省性;汉语构词的简约性;汉语语法的简洁性。 二、新课研习

1、闻一多先生在新诗创作上提出了“三美主张”,即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大家思考一首诗歌音乐美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明确:押韵、对仗、平仄交错相对等等。

古汉语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因而有平仄之分。又因为每个声调的调值是不同的,这样平仄交替,就显得抑扬高下,起伏波动,给人以音乐的美感。

反复朗读李白的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根据平仄体会汉语的抑扬高下的美感。

2、投影古今书法作品,让学生品味汉字独特的书法艺术。

3、汉语的词汇中很多是叠音,拟声,双声叠韵词。节律和谐,听起来很悦耳,增强了音乐效果。补充双声叠韵词:窈窕、参差、淋漓、 匍匐、 踌躇、 犹豫、 流利、 慷慨、 吩咐、 崎岖、崔嵬、 峥嵘、 徘徊、 荡漾、 汹涌、 咆哮、 彷徨、 憧憬。

4、汉语的一些词是采用修辞学来造词的,如:鲸吞、蚕食、雪白、笔直、蜂窝煤、大头针等等。指称清晰,质感很强生动形象,就象一幅逼真的图画,有很强的艺术性。学生自己总结此类词语。

5、让学生找出汉语中的量词,并且组词,通过量词,让学生解释他所组词中的中心语的性质特征。总结,汉语中的量词可以使光秃秃的名词的形态毕露,真实可感,非常形象。

6、汉语语法中允许形容词做谓语,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教室里的人多了起来。阅读第九页倒数第二段,思考,“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作用。明确:绿是形容词作谓语,起到了动词的作用,将春天到来,江南大地渐渐小草发芽,渐渐变绿的过程描写的生动逼真。 7、方位名词|处所名词+(动词+趋向动词补语)+量词+施事动词这种句型的作用?明确:突现描述对象,使动作过程清晰可见,形象逼真。如果用一般句式,遵循英语等语言的语法,效果就大大降低了。

三、总结:汉语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艺术性。它言简意赅,词约言丰,语言美,文字美,词汇美,语法更美,而经济性和艺术性相辅相成,珠联璧合,这就不是一般的语言所能达到的了。

四、思考:看《积累与应用》第二题与第三题里的词,它们所用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1)“红”“绿”活用做动词,形象地写出时光带来的变化,且色彩感画面感浓郁,渲染出春光易逝的情感;

(2)七个叠词构成七个均等的音步,读来仿佛可以听到诗人那迟缓的沉重的足音。寻、觅、冷、清、凄、惨、戚,本来就是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词,集中、重叠,更加强了浓郁、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作业

阅读《母语:民族精神文化的家园》,谈谈对文中所说的汉语面临严峻局面的看法。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规范与创新》《寻找精神家园》教案 苏

教版选修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名家的读书生活,将名家的读书体验作为自己的学习资源。 2、同样是谈阅读经典,比较四篇文章的风格异同。

过程与方法:实现与文本对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经典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阅读经典的兴趣,感受经典对人成长的力量。 2、读书,与伟人进行精神对话,构筑自我的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阅读经典的兴趣,构筑自我的精神家园。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阅读什么书,怎样阅读书,都存在一定的迷惘性。在学习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之后,应该说对于怎样获得教养,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感悟能力。通过“寻找精神家园”这个专题的补充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构筑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片精神家园。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点拨引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PPT展示名家对读书的感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更是最质朴、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古希腊哲学

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怎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我想大家或多或少已经从赫尔曼·黑塞那得到了答案。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来构筑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或许需要我们用心思索。

名家对读书的感悟: 1、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3、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伏尔泰

4、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5、我们读书之前应该谨记“决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还是小说或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所写作的人是常会受到欢迎的。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叔本华

一本好书是不会寂寞的,实际上读者更不会寂寞。一卷在手,神游天地,俯视苍穹,与那些伟人心灵对话,和自然界万物沟通与交流,那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享受。

二、推进新课

(1)请学生拿出一张白纸。(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记录自己的点滴感悟)

(2)给学生5分钟时间,阅读“寻找精神家园”专题下的四篇文章。

(3)请学生谈阅读完这几篇文章后的感受。(可以谈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可以整体感知,也可以就其中一个细节,一句话,或者比较其中的某两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形式不必拘泥,可灵活多样。)

明确:如果学生暂时难以产生共鸣,教师可稍加点拨。以下几个点可供参考。

《大地重现》:经典它将久久感动你,抚爱你。

A、它们大都不那么“刺激”,情深意切的老朋友都无必要“刺激”;连装帧也不够“新潮”,却手感很好,心碑、视碑很好——就像压根儿就不想招摇过市一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它们只想久久地感动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着你。(P35)

(作者此处把对经典的热爱表露无遗。发旧的经典,油墨的纯厚,文字的朴实,在作者看来已经是一种至情至美。)

B、如果天地果真是这样使人至高无上的,那么语言的本质该是生命的、创造的。生命和创造永恒,永恒怎么会过时呢?经典的含义和魅力就在这里吧。(P36)

(这可以说是作者作者对于经典的一种精到诠释。经典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永恒。)

《窃读记》:在读书中长大,也在读书中懂得爱。

A、最令人开心的还是下雨天,感谢雨水的灌溉,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呆下去。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我有时还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P38)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的一段读书经历,展现出少年时代对于阅读的渴望,对于求知的渴望。)

B、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P40)

(这种感受生动形象。) C、“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里长大的。”(P40)

(这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感悟,在读书的过程中也让作者读出了人世间最为宝贵的爱。)

《我的精神家园》:展现了一段别样的读书经历,在善意的幽默表达中传达着一种深厚的文化意义。

A、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P41)

(童年的记忆,并未流逝。一段与众不同的读书经历,有些辛酸,却也给小波的一声是一种举足轻重的影响。)

B、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P43)

(其实在一些言辞背后,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小波正在努力地构筑自己的那一片精神家园。在有生之年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拥有自己的一片精神家园,或许我们也可以凭良知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