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颠胡耀贞华佗五禽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薛颠胡耀贞华佗五禽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0278cdda38376baf1fae61

实气力于下腹,以意在内换气,旋动呼吸,从尾闾上升透夹脊,过玉枕入泥丸,而至下鹊桥(舌也),度重楼穿黄庭(离宫心也),至丹田,而谓之一周(周天)。以意力转法轮,由脐向左从小而大,再向右转脐轮,由大而小,由中达外,全行,由外至中为无极。此节功夫,乃是精神真正呼吸。非有真传难入其道,非有恒心难过其境,非有大法难遇其机,而结天缘也,盖真体呼吸虽不易得而至

五禽戏动作 一、鹤 象

鹤是一种灵敏,长寿和善于飞腾的鳥。按阴阳五行来说,属于阳性,为离中之火。仿照鹤象,主要取其灵敏性,以活动周身经络,灵活关节。特别是在演练中如能气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直达頂门,运用丹田呼吸和体内气行,使神意上下行动而安静,神静气足,气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气,达到三元(“元精、元气、元神”)合一,则更可使体健身轻、延年益寿。

预备式(也叫开始式,古人叫“虚无先天一气”式):立正姿势,头似上顶天空,两眼微合而平视,脊背要直,两手下垂;两脚外撇成90度;思想入静,屏除杂念,意气合一下沉,意到下丹田。h气达涌泉;气沉到不能再沉时,就上提至上丹田静守;当守窍已发动,即意想要练之禽象,想哪一象,就自发地动作起来。 (如图1,练熊、虎.鹿、猿各象也均由此势开始练起,以下从略)

图1 预备式 图2 鹤象 图3 鹤象伏翅式(一)

伏翅式(二)

鹤象演练姿势有6式。

I. 伏翅式 由预备式起,两手徐徐举起,手心向上,两手中指相对,在平脐处稍停(如图2);然后,两手徐徐上起至胸口,同时丹田(指中丹田,以下同)向内绵绵吸气,此时全身毛孔皆开,此谓之辟。 (如图3)然后再将两手渐渐下落至脐,同时丹田也要向外呼气,鼓荡充实x呼出时丹田仍要膨盈充实,此谓之合。这一姿势,是以丹田呼吸随手掌之起落而上下活动的反复进行,不拘次数。

2. 亮翅式 由上式起,两手自胸前向左右分开伸直,两手心仍向上,同时丹田绵绵吸气。 (如图4)

接着两手心翻向下,渐渐下垂至与脐平,同时丹田呼气要充实。(如图5)然后两手再向上摆起(高与肩平),如是上下起落,反复进行,不拘次数。

5

圈4 鹤象亮翅式(一) 图5 鹤象 亮翅式(二)

3. 屈腿展翅式 由上式起,两手心仍向下,两臂侧平举,同时脚跟提起,脚尖点地,两腿弯屈如弓,两膝向前,臀部下坐,坐至半蹲半坐为止;头似向上顶,腰与脊背挺直,丹田吸气。(如图6)练此式时,以慢为宜。 接着两手臂徐徐垂下,手与脐平,同时臀腰往上提劲,两腿渐渐由屈而直,两脚复回原式,同时将气呼出,丹田充实。(如图7)反复进行,不拘次数。

4. 双翅后摆式 由上式起,两臂转向后,手心向上外拧,拧至不能再拧为止;在两臂轉向后的同时,头向上顶,臀部下坐,两腿弯屈成弓状,右跟提起,脚尖点地,丹田吸气。(如图8)

接着两手向左右分开,掌心翻向下,两臂渐渐伸直与肩平;同时两腿由臀腰提劲立直,右脚脚跟放下,丹田呼气充实;反复进行,不拘次数。每次两手动作相同,两脚动作互相替换。(如图9)x呼吸二机亦随手起落而行之。

图6 鹤象 屈腿展翅式(一) 图7鹤象屈腿展翅式(二)

6

图8 鹤象双翅后摆式(一) 图9 鹤象双翅后摆式(二) 5. 移步前后展翅式 接上式,左脚(x于两手向后时)向前进步,脚尖点地,屈膝提脚,右膝微屈,两膝里扣,同时左臂后伸,右臂向前斜上举,两手同时向外拧,身略前俯,鼻尖大约与左膝相对。腰直,臀坐;丹田呼气充实,将气送(x丹田置)于两腿根上。(如图10。)

换步,(x两手向前起时)右脚前进,脚尖点地,屈膝提脚,左膝微屈(x跪机),两膝里扣,同时右臂后伸,左臂向前斜上举,两手亦同时向外拧,身亦略前俯,腰直,臀坐,鼻尖大约与右膝相对。(如图11) (x两手动作相同,两足替换前进)

图10 图11 移步前后展翅式(一)移步前后展翅式(二)

7

图12 鹤象 图13 鹤象

转身移步后摆翅式(一) 转身移步后摆翅式(二)

6.转身移步后摆翅式 接上式,如左脚在前即左转身,右脚在前即右转身,右转身法是:原式右脚在前不动,左脚向右斜迈步,两脚以脚跟为轴向右转身180度,同时两臂后伸,手腕向外拧。 (如图12);转身以后,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然后,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臂侧平举,再向斜前迈右脚,向左转身180度,同时两臂后伸,手腕外拧;如此一左一右重复进行,不拘次数。 (图12、13)

二、熊 象

熊体笨力大,性情刚直。从外形上看,熊动作不灵,或者不太爱动,实际熊是有力的,而且主要用的是内部气力,故有熊是“外静内动”的說法。按阴阳五行来說,熊是外阴内阳,为坎宫(北方)之水,腎中之阳。模仿熊象,就是取其“用內在之气力”,这种气是真正的阳气,又名“真一祖气”。因此,练熊象的各种动作,着重于内动而外静(这里的静不是不动,是輕緩的动),能使头脑更加虚靜,意气相合,并使真精化气,穿关通頂,真气貫通,补还于脑,也就是说,通过演练熊象,可使小周天练得更好。

熊象演练姿勢有7式。

1. 起立拧身式 自预备式起,屈肘,两手自前方上举过肩,手心向上、半向前,五指分开,虎口要圆;随两手上举两脚分开,腰挺直,臀下坐,两膝前屈,头向上頂(x目微合,略向上方注视)(h此即仿熊立起来的形象,切記意与內视注意下丹田,使气充足便于发动)。(如图14)。

接着手脚依原式不动,上身以腰与臀部为重心向右拧轉,拧至不能再拧时,依原式再往左拧轉;反复进行,不拘次数。(x呼吸二机随身腰拧时行之) (如图15)

2. 上肢下推式 接上式,两脚不动,两膝仍前屈;向左轉时,左手随身腰拧轉向左下方推出,头亦向左,目平视,右手不动;当左手已推出时,身腰即向右拧轉,右手亦随之而向右方推出,左手收回;如是两脚不动,两手交替反复进行,不拘次数(如图16)

图14 熊象 图15 熊象 图16 熊象 起立拧身式(一) 起立拧身式(二) 上肢下推式

3 摇身按手式 接上式,正身,两脚不动,左手先顺身动而向下按;随左手上举时,右手下按,同时身腰随着左右手的起落,前后、左右摇摆。 (如图17)

4. 要物式 接上式,正身,两脚不动,两手手心向上,右手在上斜伸与头平,左手在下与腹平,同时腰身向右拧;然后,右手弧形下落至腹部,左手弧形上举与头平,手心仍向上;同时腰向左拧;头仍上顶,臀下坐,目注视前方。(如图18、1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