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word版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word版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1b65c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1

第五单元

第17课《紫藤萝瀑布》 1.文学常识

《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 2.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3.重点词语

挑逗(tiǎo dòu):撩拨;逗引。

枯槐(kū huái):槐树意思:枯了的槐树。

终极(zhōng jí) :最后,这里指的是(生命)最后的终点。 迸溅(bèng jiàn):向外四溅。

繁密(fán mì) :繁多,密集,繁茂。 伫立(zhù lì):长时间地站着。 凝望(níng wàng):目不注目远望。 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稀零(xī líng):稀少,零星,形容稀疏的样子。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xiān lù qióng jiāng):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多喻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 蜂围蝶阵(fēng wéi dié zhèn):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 盘虬卧龙(pán qiú wò lóng):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如龙一般。 发端(fā duān ):开始,起头。 依傍(yī bàng ):依靠。 4.重点句子

(1)从三个方面写紫藤萝花

答:A、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C、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为什么写气味还带着颜色,是梦幻吗?

答:作者将香气写成浅紫色,写成梦幻,是为了突出紫藤萝的茂盛,进而引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思索。

(3)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答: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5.重要问题

25

故事情节脉络梳理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

答: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2)作者生动形象地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答: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萝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3)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答:看花前,作者因她的弟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沉浸在这繁茂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心情慢慢的愉悦了

(4)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

答:因为文化大革命遭的劫难。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那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 (5)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

答:“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儿正用得上我们才学过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

(6)文中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7)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倒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个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答: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对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9)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想告诉人们什么?

答: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表现对生命的永恒的感悟。告诉人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自己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第18课《一颗小桃树》

26

1.文学常识

《一颗小桃树》选自贾平凹的《平凹散文》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2.结构梳理

眼前场景:小桃树被风雨摧残。 回忆过去:栽种小桃树的经历。 现在: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 3.重点词语

矜持( jīn ) 摇撼(hàn ) 淅淅沥沥(xī lì )恍然(huǎnɡ ) 忏悔(chàn ) 猥琐(wěi suǒ ) 赤裸(luǒ ) 服侍(shi ) 伫立:长久地站立。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楚楚:娇弱柔美。

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含贬义。

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祸:灾难。 4.重点句子

(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答:摹形,突出小桃树的瘦小、薄弱,生命力不旺盛。

(2)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小桃树虽单薄弱小,却顽强地开了花,只是仍显得那么孤单病态。

(3)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5.主旨归纳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虽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第19课《外国诗两首》 1.文学常识 (1)普希金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2)弗罗斯特: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27

2.重点字词

瞬息(shùn ) 涉足(shè ) 荒草萋萋(qī ) 3.文章主题思想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

(2)《未选择的路》借助自然界之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4.重要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答:第一部分: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镇静和乐观;第二部分,面对未来,需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2)《未选择的路》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

答:A、感叹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B、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C、未选择即是选择。 (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面人生;

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 1.文学常识

(1)陈子昂,(今属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

(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2.重点字音

怆然(chuànɡ ) 涕( tì ) 岱宗(dài ) 决眦(zì ) 凌(línɡ ) 吟鞭( yín ) 拄杖(zhǔ )叩门(kòu ) 箫鼓(xiāo )衣冠(ɡuān ) 3.重要问题

(1)《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