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公开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说课稿(公开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423ee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5

《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1 节内容,在学习本节之前,教材已经在第六、七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从知识的角度分析,本节内容在不同层次上研究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因此本节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涉及力与平衡问题了,本节是知识的延伸,同时学生在数学上已经有点到线距离的知识,动力臂与阻力臂是点到线知识的迁移应用,有这些知识的基础储备为学好这节课做好了准备。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及时学以致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与学情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目标:

2.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正确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出科学规律的能力. 4.通过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根据教学教学目标设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通过科学探究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1.让学生掌握力臂正确的画法

2、能准确引导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过程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教学准备

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每4-6人共1组) 六、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放手学生实践,从概念的得出到课堂实验,教师关注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全过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指导者。只有完成这种转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是物理思维活动的教学,本节课力求做到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综上所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学生通过做实验,对实验数据认真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

(2)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得到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同时也更好的组织学生完成教学活动。 七、说学法

物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转变学生物理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我在本节课中指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说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认识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与小结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展示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情景图片,问:通过这张图片同学们想到哪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情景塑造:阿基米德是老师了解到最狂妄的物理学家,他的狂妄来源于他说过的一句话,那一句话呢?通过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好极心理和求知的欲望,为引入课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接着提问“他怎么狂妄的资本是什么呢”从而引入课题——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板书)。 1、认识杠杆

(1)提出物理问题:杠杆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184页内容找出杠杆的定义?提出问题:从杠杆的定义来分析,如何判断一个机械是不是杠杆呢?师生一起交流讨论,展示3幅图片让学生来判断该物体是不是杠杆?进一步通过ppt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杠杆。

(2)、回顾旧知识,提出问题:要想描述清楚一个力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呢?力的三要素,通过知识迁移,因此要想描述好一个杠杆,我们要从五个方面来描述——杠杆的“五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是本节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的知识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数学中点到线的距离知识,让学生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就是数学知识点到线距离的物理应用。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并结合直观教学示范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并及时引导学生巩固练习。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会用到本节课一半左右的时间。我设计了以下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让学生了解杠杆平衡与杠杆五要素有关 回顾旧知识提出问题:物体的平衡状态有哪些?知识迁移杠杆的平衡状态是什么?(师生一起了解) 教师进一步引导回顾:让物体平衡的条件与平衡力三要素有关,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简单思考猜想进而进行环节二。 环节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分组实验)

这一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先引导学生分组,分工明确,小组讨论后,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课堂上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杠杆没调平衡?始终让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力臂与刻度尺并不完全重合?不管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对于没有完成实验的,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学生通过分折几次实验的数据结果,最后得到结论:F1L1=F2L2

提出问题:是不是只有F1L1=F2L2 才能让杠杆平衡呢?组织学生拓展知识。 3.练习与小结

a、(用PPT投影)展示我们导入时的图片提出问题:你认为阿基米德能不能撬动地球?并说出你的理由?(首尾呼应,让学生感到有始有终,有收获感)同时注意问题的拓展,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而不是沉溺于参考。

2

b、总结

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总结能起到及时复习的效果,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c、最后布置作业 :展示图片

①让课后调查了解每个不同形状的剪刀的应用。

② 为什么人们要使用不同形状的剪刀?(作业的布置是为了下一个课时学习杠杆的应用与分类更好的衔接与学生思维的拓展) 九、板书设计:

10.1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五要素 : 支 点(o):

动 力(F1): 阻 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这样的本书设计简单明了,可以将我们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过程再一次体现出来,又能将本节的知识框架展现给学生有利于了解与记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