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码学校寒假提高班讲义高二语文(一)电话6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王码学校寒假提高班讲义高二语文(一)电话6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6c8a4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5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提高班综合讲座学案(一)

【学习要点】

1. 扑面而来的笔墨香韵之卷首语 2. 一字一词一世界之基础知识 3. 人情练达即文章之语言的得体(一) 4. 超越于梦想之与高三同步(一) 5. 穿越时空的对话之苏轼(一)

【卷首语】

宋词人物 乔 雨 一

烟水迷离的秦淮河只能出现在梦里了,没有哪只红袖能拭去你流淌的清泪。只有在夜静人空的庭院深处才敢吐出你那声重重的叹息。从此,懂词和不懂词的人,都明白了那一江春水里流淌着的是什么。

可你还是无奈地走了,在一个本该是轻罗小扇扑流萤的七夕之夜,在一个本该是丝弦弄音,听那首《霓裳羽衣曲》的七夕之夜,被迫放下了你放不下的书画词曲,喝下了那杯为你预备良久的鸩酒。

有多少帝王的玉砌雕栏都在历史的风雨中灰飞烟灭,而你在笙鹤瑶天般的吟哦中,在用才情创造的终极里找到了真正的永恒。

在那种冷落凄清的季节里,所有的人都会渴望一种相逢。

思念在分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岸边的棵棵杨柳,盼望着青衫上酒渍斑斑的你,乘一叶扁舟从暮霭沉沉的烟波中驶来,轻诉千种风情。

那晓风残月依旧醉着,你可曾记得执手相看的泪眼,离别里是谁与你浅斟低唱吗?

早知道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吟唱你的词,可不曾想到,自从你把士大夫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种流行之后,你笔下的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竟成为铭刻古今的爱情誓言。

那杯你一饮而尽的黄藤酒,谁尝了谁都说是苦的。默默看着你的那双眼睛依旧流泪,而你的心却如春雨淅沥般地滴血。 渴望相逢又怕相逢,不敢再看那泪光涟涟的眸子。浸满了泪痕的那条鲛绡依然湿着,而你错莫交织的心情,都写进了一首叫《钗头凤》的词里。

春风又绿宫墙柳,可那双让你魂牵梦萦的红酥手,竟永远地弃你而去,再也不能与你琴瑟相对诗词相和了。

绿蘸寺桥下水波映着你的身影永远孤单,那只飞起了的惊鸿不再回转。而沈园那座墙壁上的斑斑墨迹已在你心中慢慢地结成了一片永远抚不去的瘢痕。

走近你的词,每每会使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打开剑匣便已隐隐听到那龙吟般的铮铮剑鸣。

那把“吴钩”呢?曾被你无数次在醉后的深夜里挑灯看过的,看那青冷的剑身在昏暗的灯火下闪烁着幽幽的光。

不敢再轻易登上那落日楼头,栏杆拍遍亦枉然。你本该是一位旌旗拥万夫的将军,直到白发苍苍也只能在梦里布阵点兵。 可惜你这把锋利的剑,始终未能再饮胡虏血,一腔壮志未酬的悲愤,化作一首首剑一般豪雄的词,在那里,热血撞击你心壁的声音清晰可辨。

每次梦见你逸怀浩气,举首高歌,都是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清晰地看你舞动长长的衣袖潇洒而又孤独。那轮曾让你要乘风归去的明月常常在我将醉的时候跌落在我的酒杯中。

一句大江东去唱红了关西大汉的脸,手上的铜钹依然铿锵作响,历史的巨浪淘尽了古今多少王侯公卿、才子佳人,却淘不掉你词中的一个字。你那横空出世的亘古旷达更使那些咬文嚼字的匠人们自惭形秽。

每当我翻到宋朝的那一页时,你的天风海雨般的文字便迎面扑来,抽打着我身上的琐屑绮俗。 (难度等级★)1、请依次写出这五位词人的名字。

(难度等级★★)2、指出下列词作中的经典意象,并体会诗人的 感情。

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4、(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5、(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难度等级★★★★).结合原文,说出下列警句的含意。

(1) 你在笙鹤瑶天般的吟哦中,在用才情创造的终极里找到真正的永恒。

(2) 你把士大夫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种流行。

第 壹 部 分 知 识 积 累

【注音积累】(难度等级★) 砧板 尽快 横财 横祸 ....包庇 .恪守 .不容置喙 .厚古薄今 .呱呱坠地 .刁难 .垂涎三尺 .【成语积累】 复辟 .窠臼 .关卡 .绮丽 .猝不及防 .余勇可贾 .鳞次栉比 .裨益 .绸缪 ..风尘仆仆 .木讷 .靓丽 .处之泰然 .三氯氰胺 .(一)

(难度等级★)请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字:

1.招生委员会发下了登记表,要每人填四个志愿,这可是决定终身命运的大事情,大家眼花 乱,不知道选择什么好。 2. 江州人常 过拔毛,以欺侮外地客而出名,他们还把船票一古脑儿捏在手里,然后高价倒卖。

3.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反正在当时已是 大观的刊物林中,我没见过比这个杂志更辉煌的。 4.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 而就。

5. 因为挪威政府取消了专项拨款,面对眼前摞得高高的要求新年礼物的信件,一向乐善好施的圣诞老人变得一 莫展。

6. 该公司总裁精明干练,但是管理风格却十分独裁。对部属总是 指气使,从不给他们独当一面的机会,使所有主管离心离德。

7. 城管部门对在“非典”期间趁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行骗牟利的行为,将坚决依法查处,以 效尤。 8. 电视剧《结婚十年》力图用平凡的生活代替激烈事件打动观众,大家认为该剧与贴近生活的《空镜子》有异曲同 之妙。

9.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贵花卉,也是世界公认的名花。它仪态端庄,雍 华贵,超凡脱俗,艳而不媚,香而不腻,色香兼备。

10.彭德怀元帅一生戎马倥 、战功赫赫,毛泽东同志称赞他“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11.韩美林以他的精神征服了他的受众,可以用“多才多艺”概括“韩美林艺术展”的直观感受,也可以用融 贯通总结韩美林艺术才能的本质。

12.作者将唐山大地震中一班于震后数日甚至数十日后才获救的人的求生经过一一写下,无需其他的 冗词 句,近乎白描性的叙述已经足以令我们为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而喝彩。

13.“不赚钱”的高尔夫球场建设为何如火如 ?

14.一踏上马来西亚,探险小组就被这里的原始森林所震撼,这里的森林潮湿阴森,威尔逊一行人在这潮湿的丛林中遭遇了一群 毛饮血的怪人??

15.今天的平壤色厉内 ,其内心十分渴望发展经济并融入国际社会。

16.10月21日中午在108国道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本该第一时间出在事故现场的交警却 来迟。 17.泰国财政部长塔林警告说,泰国正面临着生死 关的考验,新的经济政策能否实行至关重要。 18.1980年,他以毕业作《西藏组画》声誉 起,却径赴美国十八年,画了数不清的“西藏组画”,赚足了洋人的美元。

刚愎自用 .溘然长逝 .吮吸 .股肱 .挟制 .玷污 .缜密 .

19.2003年,中国羽毛球经历了苏迪曼杯失败的痛苦后,在世界锦标赛上重现“霸气”,进而在由此开始的“奥运抢分运动”中拔取头筹。真可谓“失之东 ,收之桑 ”!

20.十年磨一剑,到头来还是不快,给谁看去?又跟谁说去?命途多舛,时 运蹇。这时候真应该对酒当歌,仰天长啸,以泄心中郁闷。 【中华文化】

(一)

? 唐宗世民,十八举兵。龙腾云起,虎啸风生。众望所归,发政施仁。励精图治,民为邦本。 ? 前车之鉴,警钟长鸣。载舟覆舟,发人深省。广开言路,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亲贤远佞。 ? 魏征直谏,面折廷争。房谋杜断,练达老成。科举取士,选贤任能。英雄入彀,龙跃凤鸣。 ? 贞观之治,万象更新。风调雨顺,霞蔚云蒸。路不拾遗,四海升平。夜不闭户,海晏河清。

第 贰 部 分 语 言 的 得 体 (一)

一次成功的交际,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有赖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载体,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难怪卢延让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感慨,难怪贾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体会;难怪沈德潜有“平中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主张。也难怪普希金会跟他的奶妈学习生活的语言;也难怪巴尔扎克专门有一个搜集素材用的被他称作“食品橱”的小本子;也难怪高尔基说:“从十六岁开始,我就是作为一个别人私语的旁听者,一直活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越来越激烈,语言尤显重要。 【文段欣赏】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试题分析】

(难度等级★★)1.结婚礼堂里,新人容光焕发,贺客笑语不绝,高悬的喜幛也增添不少喜气。请就下列选 项选出适用于祝颂新婚的文字:( )多选

(A)之子于归 (B)诗咏好逑 (C)宜室宜家 (D)莺迁之喜 (E)凤凰于飞。

(难度等级★★)2.医院落成,诊所开张,下列选项中适用的祝颂文字是:多选 (A)济世功深 (B)杏坛之光 (C)妙手成春 (D)治平初基 (E)圣手佛心

(难度等级★)3.(2007年浙江卷)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难度等级★)4.(2007湖南卷)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难度等级★★)5.(2007年全国卷)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 宇

6月7日

①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难度等级★★)6.(2008全国卷)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

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难度等级★★★)7.(2007四川卷)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 l )有人随地吐疾,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答:

( 2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拄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打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答:

第 叁 部 分 与 高 三 同 步

统 考 部 分

(2010年东城高三期末)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②题。

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赚,予以重用。②铜雀:指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难度等级★★)①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佳作,全诗采用了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寄托遥深。 B.首联写作者漂泊在外,来到陈琳墓前,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对陈琳的仰慕之情。 C.颈联通过写铜雀台的荒芜寂寥,暗示汉代不重视人才,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D.尾联写作者不愿继续临风惆怅,想弃文就武,进一步表现诗人生不逢时之感。 (难度等级★★★★)②纪晓岚评颔联中“‘应’字极兀傲(高傲)”。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10年东城高三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诗与画是同胞兄弟,它们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环境、感情。如果没有环境的启发、感情的激动,人们写出的诗或画出的画,必然是无病呻吟或枯燥乏味的。但一首好诗和一幅好画,给人们的享受各有一定的分量,有不同的内核。

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诗云:“沱水流中坐,岷山到北堂。”…“岷山沱江画图”这幅画我们已经无从看到,但可知画上未必在山上注写“岷山”,在水中注写“沱水”。即使曾有注字,而“流”和“到”也必无从注出,再退一步讲,水的“流”可用水纹表示,而山的“到”,又岂能画上两脚呢?无疑这是诗人赋予图画的内容,引发观画人的情感,诗与画因此相得益彰。今天此画虽已不存,而读此诗时,画面便如在眼前。甚至可以说,如真见原画,还未必比得上读诗所想的那么完美。 曾见一幅南宋人画的纨扇,画一条大船停泊在河边,岸上一带城墙,天上一轮明月。船比较高大,几占画面三分之一,相当充塞。题字是两句诗,“泬明月夜,淡泊早秋天。”这画的特点在于诗意是冷落寂寥的,而画面上却是景物稠密的,用这样稠密的景物,竟能把“泬寥①”“明月夜”和“淡泊”“早秋天”的难状内容,和盘托给观者。足使任何观者都不能不承认画出了以上四项内容,而且了无差错。如果先有题字,则是画手善于传出诗意,这定是深通诗意的画家;如果先有画,则是题者善于捉住画中的气氛,而用语言加工成为诗句。如诗非写者所作.题画者则是一位善于选句的专家。总之,或诗中的情感被画家领悟,或画家的情感被题者领悟了。

元代“文人画”已然成为主流。无论画家所画是山林丘壑还是枯木竹石,他们最先的前提,不是物象是否得真,而是点划是否舒适。即是志在笔墨,而不是志在物象。而这种舒适笔墨下的物象,又与他们的诗情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在这种创作思想支配下,画上的题诗,与物象是舍是离,就更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他们的画或诗以及诗画合成的一幅幅作品,都是自标新义、自铸伟辞。说它们是瑰宝、是杰作,是因为这些诗人、画家所画的画、所写的字、所题的诗,其中都具有作者的灵魂、人格、学养。纸上表现出的艺能,不过是他们的灵魂、人格、学养升华后的反映而已。

南宋邓椿《画继》记载过皇帝以诗为题考画院的画手。什么“乱山藏古寺”,画山中庙宇的都不及格,有人画山中露出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