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环境地质学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7114b5960590c69ec37660

展规律是自然规律与社会技术经济规律相结合 。(×)

22、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都是不可更新资源。(×) 23、 自然过程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因而有害于人类及

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称环境污染 。(×)

24、 耗氧物质排入水体中时,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

水中的溶解氧值降低,同时污染物的量也减少。(√) 25、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对鱼类生长有利。(×) 26、 人体内有一个生物磁场平衡系统,其用途是当所生

活的地区地磁场发生变化时,可维持体内微磁场正常。(√)

27、 特大自然灾害现象,存在群发性,表明自然变异、

自然灾害的出现具有成因联系。(√)

28、 滑坡、泥石流、海水入侵属于长期地质灾害。(×) 29、 大多数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性大地震深度大多

在5——20千米范围内。(√)

30、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大部分地震人们都

能凭感官察觉到。(×)

31、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 32、 烈度相同的连线称为等震线。(√)

33、 构造地震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

性强。但数量较少,分布在地壳活动带。(×) 34、 陷落地震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因

而传播不远。(√) 35、 矿震也称为岩爆。(×)

36、 松散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主要和粘土夹层有关。

(√)

37、 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

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38、 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

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9、 泥石流的发生是自然地质事件,与人为因素无关。

(×)

40、 影响河流侵蚀沉积及河流变迁的因素很多,主要为

气候因素、地质因素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无关。(×)

41、 采用适当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和避免多年冻土对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42、 土壤和土地概念相同,只是不同领域的称呼不同。

(×)

43、 土壤就是由岩石旋回演变而成的。(√)

44、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元

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45、 土壤肥力的产生与其母质成分密切相关。 (×) 46、 老年阶段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都达到最高水

平。 (×)

47、 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

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消失的过程。(√)

48、 土壤质地对侵蚀的关系很大。粗质地土壤颗粒粒径

大,大孔隙数量多,透水性好,抗风蚀但不抗水蚀。(×)

49、 “土地沙化”与“土地沙漠化”含义不同。(√) 50、 土地沙漠化之所以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植

被的破坏。(√)

51、 人类耕作通过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补充养分的损失,

从而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等,对土壤改良具有积极作用。(×)

52、 水文循环分为小循环和大循环,通过调节大循环的

条件,加强大循环的频率和强度,可以改善干旱气候(×)

53、 在我国,落后的灌溉技术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根本

原因。(√)

54、 包气带水不属于地下水。(×)

55、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指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

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 56、 承压水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就是承压水在该点的顶

板高程。(×)

57、 当顶底板隔水性能良好时,承压水与外界几乎不发

生水力联系。(×)

58、 承压水不像潜水那样容易污染,但是一旦污染后则

很难使其净化。(√)

59、 蒸发排泄强烈地区的地下水,水的矿化度比较低。

(×)

60、 在自然与人为条件下,潜水与承压水经常处于相互

转化之中。(√)

61、 包气带中的上层滞水,对其下部的潜水的补给与蒸

发排泄,起到一定的滞后调节作用。(√) 62、 污染质通过包气带向下运移的速度与包气带介质成

分的粒径成负相关(×)

63、 包气带土层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其交换吸附能力就

越小(×)

64、 包气带的吸附能力愈强,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也就越

强(√)

65、 包气带粒度越细,厚度越大,污染质越不容易通过

(√)

66、 土壤层的吸附、降解和中和等作用可降低污染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