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c1c2c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d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材内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 语文 上册第四单元 第18课 (需两个课时)

教材分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篇自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四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是两篇科普短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如果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通过反复自读,学生可以品味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学情分析:

这两篇科普短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学生可以借助已了解的有关说明文知识,通过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相信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

教学理念:

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程文本互动,让学生、老师、文本三者进行多重对话,更好地理解文本。与此同时,语文教学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

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难点:

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由多媒体展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视频导入,让其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交流有关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的图片及资料,想一想为什么在6 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二、 简介作者 师生互补

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杂志。

阿西莫夫的作品:阿西莫夫是举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一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文章具备了奇幻的想象与高度的预言性。

阿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关于《新疆域》:本课两篇短文都选自《新疆域》。 《新疆域》是阿西莫夫的科普著作,包括200多篇文章。分成古人类学新疆域、基础科学新疆域、地球科学新疆域、空间科学新疆域、宇宙学新疆域五大部分。

这部书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读者描述各个学科的最新进展。阿西莫夫在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

2

价”。

本课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积累下列词语

遗骸(hái) :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皱(zhězhòu)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的过程。 劫难(jiénàn) :指较大的灾难。 致密:细致紧密。

追溯(sù) :逆流行向江河源头。比喻向前推算、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原指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没有一点儿破绽。 潮汐(xī) 鸟臀(tún)

恐龙无处不在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恐龙无处不在》是介绍“恐龙无处不在” ,即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吗?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是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只是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而已。

恐龙化石和板块构造学说,似乎本是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但本文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正符合文中的一个道理——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朗读:

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tún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图片:鸟臀目恐龙之冥河龙

李政道博士认为,学问,就是“学会问”。要想有学问,首先要学会问;不会问,就是没学问。

科学家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后,他们“问”了什么问题?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哪几个段落阐述了“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

第6、7两段, 是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的概括说明。 8-11段,是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的具体说明。

“大陆漂移说” 是谁首先提出的?

3

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当时由于多数人的反对而没有被接受。50年代古地磁学的研究测得各地在地质时代中的磁极位置变化多端,用大陆固定论无法解释,采用大陆漂移说则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大陆漂移说随之复活。

图片——魏格纳

“如果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仅仅是起承上启下作用吗?

它还表明作者的思维方法——将思维触角伸向另一领域。

正是由于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老师提示:思维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许多领域都需要“跨学科研究”。 你能复述板块的构造和大陆的漂移吗?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泛大陆

大陆的漂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课文结尾说: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这句话呼应前文哪句话?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因此”的“此”是指前文哪些内容?

此前三段(12-14段)。 下列词语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都不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