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c271c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e

适用于2020春部编版语文下册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课件。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 ( )分钟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8) 水墨画 染绿 浪花 溅起 清爽 竹竿 打碎 葫芦 蘑菇 松针 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首儿童诗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新课 教学 ( )分钟 (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赏析诗句(课件出示9:问题) 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出示字词,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设计意图:注重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 (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 个个镜头。) (2)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 看到了什么? 预设: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 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适用于2020春部编版语文下册

预设: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预设: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 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 乱的孩子。 (板书: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3)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 境。不知这些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课件出示10:《溪边》图文) 生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 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设计意图:分析诗歌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的表达特点,模仿诗歌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特点,练习写话,训练 生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学生的写话能力。】 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 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 的画面啊! (课件出示11:《江上》图文) 生3:这是一幅快乐的戏水画。水中鸭子拍着翅 膀玩耍,孩子们也用双手拨动着浪花,快乐地在水中 嬉戏。 (板书:鸭子、孩子戏水) (课件出示12:《林中》图文) 生4:这是一幅快乐的《采蘑菇》图,山林中,蘑菇点点,人影绰绰。(板书: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小结: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三、鉴赏写法,仿写诗歌 1.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适用于2020春部编版语文下册

2.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3.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4.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四、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伸 ( )分钟 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 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板书 内容 溪边钓鱼: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江上戏水:鸭子、孩子戏水 童年的水墨画 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视朗读训练。 2.最后指导学生借鉴诗歌写法,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不足之处: 适用于2020春部编版语文下册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组儿童诗,

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

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

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林中》孩子们戴着斗笠,冒着毛毛细雨,在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星罗棋布,人影绰绰,布满林中,惊喜的叫声,收获的喜悦,响彻松林。

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

泳、采蘑菇,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作者介绍】

张继楼,男,江苏宜兴人,1926年出生,汉族,大专学历,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解放前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向民间艺人学习曲艺创作,发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词(包括传统相声)。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儿童文学集(包括儿歌、儿童诗、民间故事等)20多种。主编儿童文学读物30多种,有20件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中获奖(全国一等奖1件、三等奖2件)。国家级文艺协会职务: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作品《童年的水墨画》被选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中第二首。 著有《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种子坐飞机》《彩色的童年》《张继楼儿歌》《金佛山下的传说》(合出)《会唱歌的洒水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