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c0c9f4ac5da50e2524d7faa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之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 却、但是 攻之而不胜

4.词类活用

环:名词作状语 围

域:名词用作动词 限制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

(十一)。重点词理解: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 环而攻之 C 委而去之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E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F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G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H亲戚畔之

“之” 山里之城 环而攻之 委而去之

多助之至 亲戚畔之

(十二)。研究讨论:

1、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

2、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下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5、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十三)。理清结构

本文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

板书设计(投影)

(十四)。拓展研究(投影)

1.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原因是:

2.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一古训?跟同学们介绍一下。

(十五)。来检验一下吧!

1、读准下列字的音。

夫( )粟( )畔( )

A 七里之郭 B 环而攻之 C 池非不深也 D 委而去之 E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F 亲戚畔之 G 地利不如人和 H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A 池 古义: 今义:

B 兵 古义: 今义:

C 亲戚 古义: 今义:

4、翻译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句译: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5、填空练习。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是______时代人,他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__。《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___的书。

(2)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__

⑶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做练习

①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组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