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选修1+选修3)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选修1+选修3)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c2b92d690c69ec3d4bb756c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2015年江苏卷.24.)右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答案】ABC

(2015年江苏卷.31.)(8分)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稀稀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培养皿 ③显微镜 ④无菌水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右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 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

是 。

【答案】(8分)

(1)③

(2)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3)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4)量与活性 ①

(5)J4 发酵过程会产热和产酸,J4 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 (2014广东卷.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A

2015 生物分类汇编及解析 第 5 页 共 30 页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能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将乙醇转化为醋酸,A错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B正确;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发酵,C正确;腐乳的制作中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D正确;因此答案为A。

(2014江苏卷.单科多选.24.) 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 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 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 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答案】ABD

【解析】该装置中注水的弯曲部分可阻止空气进入,能用于果酒发酵,A正确;果酒发酵产生的CO2可溶解在弯管的水中,进一步通过水排出,B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没有通入无菌空气,去除弯管中的水后也不能满足底层发酵液中醋酸菌的呼吸需求,C错误;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的弯管部分也能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与巴斯德的鹅颈烧瓶作用类似,D正确。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2015年江苏卷.17.)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

(2015广东卷.29.)(16分)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图11。

(1)泡制作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乳酸菌发酵的第一阶段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11,与第3 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__________;pH值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拟参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

2015 生物分类汇编及解析 第 6 页 共 30 页

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

【答案】

(1)创造无氧条件 丙酮酸 、[H]、ATP

(2)亚硝酸盐含量已接近最低水平 乳酸积累

(3)实验结果记录表 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2014海南卷.单科.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⑴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 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 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 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⑵右图表示的是泡菜中 趋势。

⑶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 (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答案】

(1)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② 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 ③ 样品管 相同(相近) (2)亚硝酸盐 (3) 乳酸菌 【解析】(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使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用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炮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相近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据图可知,该图表示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曲线。(3)制泡菜时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2015上海卷,9,2分)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

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3。以的是

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B.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菌实验,在a、下判断错.误.

2015 生物分类汇编及解析 第 7 页 共 30 页

C.c处抗生素无效 【答案】A

D.d为对照

【解析】透明圈大的抑菌效果好,透明圈小的抑菌效果弱。d为空白对照,与d处的比较可说明a处抑菌效果与b处相当,A错误;B处透明圈不规则,可说明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B正确;C处的与d处相同,说明c处抗生素无效,C正确。

(2015四川卷.3.)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

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有30~300菌落数的平板 【答案】C

(2015年江苏卷.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答案】D

(2015年新课标Ⅰ卷.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 ℃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答案】

(1)苏丹Ⅲ(或苏丹Ⅳ) 萃取法(每空2分,共4分) (2)油脂(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每空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45 40(每空2分,共4分)

(2014北京卷.5.)在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 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 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 【答案】A

【解析】A项,该实验的操作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技术难度要求不高;B项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实验中需要进行50~65℃水浴加热;C项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则需要无菌且温度与大鼠体温(37℃左右)接近的恒温箱进行培养;D项制备固体培养基需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常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所以25℃不合适。

(2014大纲卷.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2015 生物分类汇编及解析 第 8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