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河北、沧州、黄骅籍解放军将军及烈士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全国、河北、沧州、黄骅籍解放军将军及烈士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c2fbaacf524ccbff1218447

兼政委,194师第一副师长。1954年调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任四期班主任、六期期主任。1955年被授于上校军衔。1957年调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59年毕业,并被授于大校军衔。1960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委第21基地(新疆)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组织领导核试验工作。1970年3月调解放军国防科委任副秘书长、副参谋长等职,参加组织实施“两弹一星”的科研试验工作。历时20余年,亲历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等重大的组织试验任务。1985年离职休养。1999年9月18日作为特约代表参加了党中央“两弹一星”授勋大会。

张志(1920-),河北河间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历任八路军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一军分区、直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原第六纵队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十六旅四十八团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军三十四师一O二团政委、团长,三十四师副参谋长、政治部代主任、参谋长。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十二军三十四师参谋长、第二副师长、师副政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平康、金化地区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解放军十二军三十四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干部部部长、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解放军报社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报社副组长兼党委副书记和总编辑,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顾问。1955年授衔为解放军上校,1960年晋升为大校。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庆功,河北省献县人,1938年2月入伍,1939年5月入党。历任排长、中队长、大队长、团长、教员、建国后任海南军区某守备师师长、军分区司令员、省军区参谋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上校,1961年晋大校。1993年10月22日在广州逝世,终年71岁。

21

傅英豪(1917—1994),祖籍河北青县,生于沈阳。1935年在师大附中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同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支部书记。1936年加入“民光”队,同年10月在清华大学投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武汉新华日报任报务员。后在重庆由新华日报调八路军办事处任机务员。抗战时期在延安参加筹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6年任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主任。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任712厂军代表,后调北京任电信总局技术处军用机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委通信部业务处副处长、技术处处长、防空军对空发报兵指挥部主任等职。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94年病逝。

张仲瀚(18915年——1980),沧县崔尔庄人,1931年就读于北平平民高中,在学习期间,正值“九?一八”事变,张仲瀚积极参加北平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在活动中结织了地下党员曹幼民,接受了党的影响,追求革命,坚持进步,先后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他负责主编出版左倾色彩很鲜明的文艺刑物《新帆》月刑。1933年2月,张仲瀚回到家乡,12月由曹幼民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秘密办学习班,组织读书会,宣传抗日救国。并组织学生闹学潮。他在津浦路沿线工作时,被敌人发觉,险些被捕,躲避到伯父处。为取得公开职业,由其伯父介绍到蔚县政府任科员,后升科长。1936年调任河北省博野专署秘书。为了取得一个更好的合法身份,经党组织同意改任博野公安局长,从而保护了高(阳)蠡(县)暴动失败后隐蔽下来的一大批地下党员,掩护了党的地下活动,为以后他组建了河北抗日民军准备了骨干力量。国民党政府溃退南逃后,张仲瀚按党组织安排,组织平时培训的各乡“自卫队”组成了一支以千余人的河北民军,他自任民军司令,公开举旗抗日。1937年7月,张仲瀚响应冀中军区干部回乡组织抗日武装的号召,把自己指挥的河北民军交给了吕正操司令员,回到老家,积极组织津南抗日自卫军,自任司令员。他运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文集人才,壮大抗日力量,很快发展到两千余人的武装。这支部队纪律严明,宣传抗日,很快发展到两千余人的武装。这支部队纪律严明,宣传抗日,打击日伪军、土豪恶霸,使津南地区的抗日活动不断发展下去。贺龙进军冀中后,津南抗日自卫军和一二零三五九旅的七一九团合编,并任命张仲瀚为团长。张仲瀚在战斗中,临危不俱,指挥若定,多次克敌制胜。1948年12月,

22

张仲瀚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六师师长,1950年后,张仲瀚历任解放军九军政委,二十军团政治部主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党委,中央农垦部副部长。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张仲瀚遭受林彪、“四人邦”的残酷迫害,遭受长期关押。1980年3月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张仲瀚逝世后,中共中央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杨春甫(1913- ),1913年6月生,河北省任丘县人。1931年9月在保定、天津、北平做地下工作,后投身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市委书记、副书记、书记,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家口市卫戌区司令部政委、副政委。1946年11月任冀热察区党委常委兼社会部部长、冀热察行政公署主任。1948年5月任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8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副政委,1948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5月任武汉市军管会副秘书长。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干部部副部长、部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共辽宁省沈阳市委第一书记,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辽宁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成员,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1972年10月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1978年11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6年5月离职休养。是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

编辑:王传清

沧州籍解放军将军---取消军衔时期(1964-1988)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3日 作者:管理员 编辑:王传清 来源: 浏览次数:(252)

阎宝琨 河北省任丘市人,1939年2月入伍,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文书、会计、科长,军直属后勤处处长,军后勤部副部长、军后勤部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司令部参

23

谋长,政治学院院务部部长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原政治学院院务部顾问阎宝琨同志,因病于2006年5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锡侯(1923-1991) 直隶(今河北)沧县人。1938年参加津南抗日自卫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一二○师连指导员。东北民主联军副营长、东北集团军营长、第四野战军团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辽沈、宜沙、西南等战役。1950年任副团长。次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副师长。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师、军长,兰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冯 森 河北省河间县人,正军职。1919年8月出生,1939年8月入伍,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五支队直属政治处技术书记,指导员,营长,副团长,志愿军炮兵四十团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石家庄高级军械学校校长等职。2001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

李兰茂 (1927—— ) 直隶(今河北)任丘人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平津战役。1951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后任空军飞行中队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大队长、大队长。先后击落敌机四架,立一等功。1958年毕业于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后历任空军团长、副师长、师长,空军指挥所主任,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马小先 河北省南皮县人。1918 年8月出生1936年考入二十九军军事训练团并参加共产党的地下活动,194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营长,处长,军政大学大队长,大队政委兼教员,军事系副主任,军事学院外训系副主任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原军事学院训练部顾问, 因病于2006年10 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