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c81ce077e21af45b207a833

3. 正确地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2)途径:

①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传统文化的继承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

①含义: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②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地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①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②地位: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3)传统文艺的继承:

①形式: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 ②地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①含义: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②地位: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3. 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4)此外,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