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解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解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c8fa5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5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一. 名词解释。(30分)

1.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f):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即 f=e/E×100%,相对湿度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3.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1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I。= 1370W/m2 4.位势不稳定。

位势不稳定:在实际大气中,有时整层空气会被同时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层的稳定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造成的气层不稳定,称位势不稳定。 5.冰晶效应。

“冰晶效应”:在云中,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果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介于两者饱和水汽压之间,会产生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现象,即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 6.平流冷却。

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气流本身温度降低。若暖空气与冷地面温度相差较大,暖空气降温较多,也可能产生凝结。

7.高压脊。

高压脊:简称脊,是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脊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地形中狭长山脊。 8.东风波。

东风波:是副高南侧(北半球)深厚东风气流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槽前吹东北风,为辐散下沉气流区,湿层较薄,只生成一些小块积云或晴朗无云;槽后吹东南风,为辐合上升气流区,有大量水汽向上输送,湿层较厚,形成云雨。 9.切断低压。

切断低压:是温压场结构比较对称的冷性气压系统。切断低压是西风带长波槽不断加深、南伸,直至槽南端冷空气被暖空气包围并与北方冷空气主体脱离而形成的闭合低压。 10. 山谷风。

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底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即山谷风。

第1页,共9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二. 计算题。(20分)

1、温度为 12 ℃ 的未饱和气块在气温直减率 r = 0.8 ℃ /100m 的气层中作向上运动,其温度按干绝热直减率变化,问气块上升 300m 后的温度是多少,这时它周围空气的温度呢,并说明此气块的运动趋势,这时的气层的稳定情况如何?

参考答案:气块温度 12-1*3 = 9°c ;周围空气温度 12-0.8*3 = 9.6°c ;气块将有返回原来位置(向下)的运动趋势,气层是稳定的。

2、若未饱和湿空气流经3000m一座高山,已知山脚处t。=20℃,对应的露点温度Td=15℃,湿绝热直减率rm=0.5℃/100m,干绝热直减率rd=1℃/100m,试求:

①凝结高度是多少? ②高山顶温度是多少?

③气流越高山后在背风坡山脚处温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① 500m ; ② 2.5℃ ; ③ 32.5℃ 。

三. 图示题。(20分)

1.画出气压系统的基本型式图。

第2页,共9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2.图示四种主要逆温形式的形成过程。 ? (一)辐射逆温

? (二)湍流逆温

? (三)平流逆温

? (四)下沉逆温

第3页,共9页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

四. 问答题。(30分)

1.论述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式与形成过程。

①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形成单圈环流;

大气环流的基础是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的全球不均衡,低纬大气因净得热量不断增温并膨胀上升,极地大气因净失热量不断冷却并收缩下沉,即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对流层高层出现向极地的气压梯度,低层出现向低纬的气压梯度。若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且没有地转偏向力,则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将使赤道和极地间构成一个大的理想的直接热力环流圈。 ②加上地球自转作用形成三圈环流;

地球自转势必会产生地转偏向力,空气在流动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作用,高空流向两极的空气在运动过程中方向不断偏移,最终在南北纬30°附近变为东西向,这股东西向的气流阻碍了高空气流的运动,使得高空空气聚集在此被迫下沉(副热带高压带),下沉的空气到达地面后分为两支,一支向赤道流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成为东北风(东北信风带),南半球成为东南风(东南信风带),而另一支则在地面向极地流动,北半球成为西南风(西南西风带),南半球成为西北风(西北西风带)。由于向极地流动的气流来自低纬度地区相对暖而湿润,因此在南北纬60°附近遇到从极地流出的偏冷气流,出现抬升形成极锋(副极地低压带),被抬升的空气到达高空后也分为两支,一支向南流动汇入副热带高压上层,另一支则向北继续流动补充因下沉而减少的极地高压上层空气,从极地高压下沉的空气流向低纬度,同样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南半球则为东南风(极地东风带),于是这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圈环流。

③下垫面不均匀性破坏了环流的纬向地带性。

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有很大差异。夏季,陆地形成相对热源,海洋形成相对冷源;冬季,陆地形成相对冷源,海洋形成相对热源。冷热源分布直接影响到海陆间的气压分布,使完整的纬向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闭合的高压和低压。同时,冬夏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引起的气压梯度驱动着海陆间的大气流动,这种随季节而转换的环流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北半球陆地辽阔,海陆东西相间分布。冬季,大陆是冷源,纬向西风气流流经大陆时,气流温度逐渐降低,到大陆东岸降到最低;气流东流入海后,因海洋是热源,气温不断升温,直到海洋东缘温度升到最高,即大陆东岸成为温度槽,大陆西岸形成温度脊。夏季,温度场相反,大陆东岸为温度脊,大陆西岸为温度槽。

根据热成风原理(在自由大气中,随着高度的增高,高层风总是越来越趋向于热成风),与温度场相适应的高空气压场则是:冬季大陆东岸出现低压槽,西岸出

第4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