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复习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教育学期末复习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cd56a6e650e52ea54189803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其中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梅伊曼 B. 拉伊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16.从教育作用的性质来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C.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D.自我保存功能和自我更新功能

17.在中国,最早认定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教师资格条例》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 《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18.教师专业发展是把教师视为应该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提高其专业水平,逐渐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个体专业化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职前的师范学习阶段属于( )。

A.“非关注”阶段 B.“虚拟关注”阶段 C.“任务关注”阶段 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19.在我国,最早采用课堂教学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朝 C.宋朝 D.清朝

20.对教学过程这个基本问题的探讨构成了教学过程理论,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各自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思维教学五步法”是教育家( )提出的。

A. 孔子 B. 朱熹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近代大学教育的诞生。 3.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工作者实行“因材施教”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5.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 过程。

6.课的类型总的来说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7.在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教育既要_____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学生学习的重要特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在学习上的根本区别。

9.教师职业从业的软性标准主要指 、 、 等。 10. ,标志着教师专业化阶段的开始。

四、简要回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有何特点? 2.教师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一堂好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5

4.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5.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的特点,据此,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2.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你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做?

6

《教育学原理》(250270)A试卷 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C 3、A 4、D 5、A 6、C 7、B 8、C 9、B 10、D 11、C

12、B 13、C 14、C 5、A 16、D 17、B、 18、B 19、C 20、A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也是狭义的教育。是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从事的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的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于受教育者所经渠道的总称

3.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4、课程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内容(含学科、活动等)的总和及进程安排。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答对要点给3分。

三、判断题(请把你认为对的题目,在括号内打勾,你认为错的,请在在括号内打叉。每小题1分,共10分。) 1、( √ )。2、( √ )。 3、( √ )。4、( × )。5、( × )。 6、( √ ) 7、( × )。8、( √ )。 9、( √ )。10、( × )。

教育学原理B试卷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计15分)名词解释答题要点:

1.也是狭义的教育。是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从事的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的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施加影响于受教育者所经渠道的总和。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途径也在不断丰富与拓展,形成了以教学活动为主体,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途径并举的崭新格局。 3.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反映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4、个体发展是指个体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个体身体与心理的两个方面。 5、综合课程也称为整合课程、广域课程等。这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是试图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用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相近的学科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名词解释答题评分标准:以上每题,答对要点给3分,共计15分。

二、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C 2、C 3、B 4、A 5、A 6、D 7、B 8、A 9、C 10、D 11、B 12、D 13、B 14、B 15、A 16、D 17、D 18、B 19、D 20、D 三、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

1.巩固性原则 2.19世纪60年代起,德、英、美、法、日等国纷纷建立工科大学。3.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4.个别差异性 5.特殊的认识过程。 6.单一课、复合课 7.教育既要适应生活,也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二者不可偏废,也不能分出主次。8.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9、道德水准、个性特征、形象要求等。10.师范教育的诞生揭开了教师职业发展的新篇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