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游戏研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幼儿户外游戏研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cfc751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4

课题《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研修》

洋县黄安镇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简介

本课题是由黄安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带动教师团队共同研究讨论并已开始试行。规划2014年8月备案课题,于2014年9月在本园开题。

(一)概念界定

1、户外体育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具有环境的开放性、选择的自由性、内容的丰富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等特点,是以 “走、跑、跳、钻、爬、攀、平衡、投掷”等方面为主要体能技巧锻炼的体育活动。

2、趣味户外体育活动:是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将户外体育活动内容赋予一定的情节、结构,使之具有趣味性、社会性、自主性,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3、趣味户外体育活动体系:体系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本课题研究的趣味户外体育活动体系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生理、身心特征和技能技巧水平科学地、系统地组织富有趣味的户外体育活动,进而有效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让幼儿有效地建立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等的系统教育。 (二)研究目标

1、构建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基本框架。 2、基于趣味性开发幼儿园系列户外体育活动。 3、形成幼儿园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4、制定幼儿园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的评价策略。 (三)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我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状况,为趣味户外体育活动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践依据。

2、我园趣味户外体育活动基本框架研究。

3、幼儿园趣味户外体育活动基本类型与系列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发研究。 4、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研究。 (1)环境创设研究

(2)操作方案研究 (3)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5、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的评价研究。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幼儿园正常教育活动状态下,按照“计划—实施—反馈—调控”的程序,边行动,边研究,边反馈,边调控,不断完善,追求优化的研究方法。针对研究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而又灵活地解决,在活动中修正方案,提出意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环境创设更丰富,教育策略更有效。

2、调查研究法: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运用各种途径、各种手段,在教育活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研究、测查与评估教育现象的一种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3、文献资料法:收集、学习相关的理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实践边总结,对幼儿在各个年龄段中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技能、技巧等能力的提高方面及时加以总结,使教师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已开展的研究及阶段性成果

(一)关于构建幼儿园趣味外体育活动基本框架的研究。

户外体育活动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重要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趣味户外体育活动不能笼统地认为户外体育活动泛指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与户外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它并不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大多采取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趣味户外体育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更为灵活,其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活动内容也更为广泛。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我园计划幼儿“每日趣味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 1小时。” 为了从“形式”引向“过程”,从“内容” 引向“发展”,从而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遵循层次性、操作性的原则,既有长期目标,又有近期目标。我们参照《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的整体目标,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目标,针对本园的幼儿,遵循层次性、操作性的原则,设置了不同层次的目标。

(二)关于开发幼儿园系列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给幼儿园带来了新的气息,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的发展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均告示着时代呼唤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幼儿为本及幼儿的全面发展,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职责和任务。我们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发现,体育锻炼是需要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系,而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容易忽视了体育锻炼的连贯性、系统性、长期性。趣味户外体育活动如果缺乏了科学的系统性,研究的成果便不能为幼儿体能培养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也不能很好的为园本课程服务,于是我们总结前期经验,以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为本,从技能技巧、材料投放、年龄特征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符合幼儿体育能力、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开发了系列性的幼儿园趣味户外体育活动,从而达到精细化教学的目的。

(三)关于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环境创设的研究。 创设全方位的幼儿园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环境

环境是指幼儿本身以外的、影响幼儿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和事件。在课题开展之前,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有关文献资料等的学习认识到户外体育活动环境设置的重要性,而在这这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创设全方位的幼儿趣味户外体育活动环境,对幼儿体能的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大环境与小环境

环境的“大”与“小”是相对的。这里的“大环境”主要是指包括家庭、幼儿园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关注幼儿体育运动,包括正确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途径等,形成支持幼儿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纲要》阐明了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可以说,家庭、学校、社会到处都有运动的机会,父母、老师、社会人士,人人都有指导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责任、形成有利于幼儿运动的良好社会氛围。相对于社会“大环境”,各个幼儿园、不同的家庭、乃至各个具体活动开展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小环境”。比如:比如,适合幼儿锻炼的运动器械设置、父母在休息时喜欢全家远足、很多的体育器械商品以及各种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凡此种种,都可以充实环境中有关户外体育活动的信息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通过对大、小环境的分析,我们课题组成员都认识到,只要开动脑筋,我们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场所,让幼儿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潜移默化地逐渐爱上运动、爱上体育。

2、园内环境和园外环境

我园在开展幼儿趣味体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我们想方设法改善幼儿园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关注幼儿园外在的环境布置更要关注幼儿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的好坏影响着其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创设幼儿园良好的运动心理氛围,对幼儿身心发展也相当重要。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师幼感情,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融洽的师生情感,是教师要尊重幼儿,爱护幼儿、关心幼儿,对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言辞过激,讽刺挖苦,师幼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在情感上给幼儿快乐,更让我感觉孩子们跟我走近了。每次活动,我们都会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的背景音乐,随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播放音乐。在幼儿练习的过程中陪上儿童轻快的乐曲,这样除了增加活动的愉悦气氛外,还能减轻幼儿运动的疲劳。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更是加倍关心和帮助,经常用“你真棒!”的话鼓励他,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教师们努力为幼儿创设温馨、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不仅使幼儿能轻松开展锻炼,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园外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在除幼儿园以外的一切机会和场所。幼儿在园外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氛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于体育活动的态度。《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趣味户外体育活动中,指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注意家长对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因为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趣味户外体育活动所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召开家长会,主动听取家长对孩子参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宣传、研讨,形成了开展活动的共识。同时,幼儿园趣味户外体育活动地开展,也感染了家长,使家长也不由自主地参加到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来。家长不仅积极参加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等活动,还经常帮助幼儿搜集废旧材料共同制作体育活动器械,如:沙包、毽子、跳绳等。在家里,家长还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户外进行亲自体育活动,真是其乐融融。 3、平面环境和立体环境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只有创设丰富多彩的体育环境,幼儿才能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进行锻炼,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只有创设丰富多彩的幼儿园体育环境,才能吸引幼儿自觉,积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