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二、三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二、三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02e24add88d0d232d46ac2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加法结合律(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能力目标: 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探索规律 1.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 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1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2.完成P18做一做2 三、巩固练习

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 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教材练习五 四、课堂小结

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练习课(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

进一步学会能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一说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是什么?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2

二、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五的第1题。

A.指名说一说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C.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A.独立完成。

B.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C.集体订正。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五的第3题。 A.看一看。 B.说一说。 C.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的第4题。 A.引导学生看表格。 B.说一说怎么算。 C.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的第5题。 A独立完成。 B.教师讲解。 C.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 填空

300+600=600+( ) ( )+78=78+22 43+( )=27+43 A+58=58+A (33+24)+76=33+( + ) 150+(50+9)=(150+ )+

课后反思:

23

第4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16)

教学内容:教科书20页例3,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

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三、合作探究

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

24

75+1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