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县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崇礼县经济发展对策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20d9cd75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b

精品文档

崇礼县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从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始,县作为全国范围统一行政区划,出现在了历史上。自秦朝设置了县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的存在。从封建盛世王朝的繁荣,到后来逐渐的单一没落,再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复苏,县域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都明确提出和强调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生态经济和运行单元,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协调城乡关系的主要环节。只有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极大的提高,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崇礼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隶属张家口市,背倚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南临塞外山城张家口市,县境内为冀西北山地,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四季皆宜旅游。崇礼县历史悠久,位于该县的响铃寺,天主教堂都享有盛名。但崇礼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快崇礼县经济发展既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契合,又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对进一步促进崇礼县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乃至对整个张家口市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就如何利用崇礼县优势条件,促进其经济发展是本文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崇礼县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关于县域经济以及崇礼县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意义;第二,从产业结构入手,阐述崇礼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分析崇礼县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最后因地制宜,对崇礼县经济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崇礼县 县域经济 发展对策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崇礼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隶属张家口市,被称为“首都的后花园”。县域面积内均为山区,属坝上坝下过渡地带。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业逐步兴起。它背倚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南临塞外山城张家口市,地处京津冀和晋冀蒙两大经济圈交错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但也正是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文化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如何发展县域经济是崇礼县面对的重要问题。

崇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整个县域经济欠发达。GDP总量处于张家口市四区十三县中第十三位。从十一个五年规划以来,崇礼县深度实施“工业立县、旅游兴县、科教强县、特色农业富县”四大战略,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农业产业结构也有了升级,整个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要想促进整个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县域经济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影响该县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县域经济发展的本身内部因素,如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布局特征,还有县域内的一些其他外部因素、包括文化教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等,最主要的是县域经济发展还 受该县本身所处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如资源、生态环境和国家政府的政策。所以县域经济研究是一项综合系统性研究,需要依赖一定的经济实践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时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理论准备。 1.2研究目的意义

县域经济,指的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极大的提高,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 对崇礼县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建设性对策,从宏观角度说,对于整个崇礼县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崇礼县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张家口市经济有所进步。从微观角度说,崇礼县本身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相对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三农问题落实不够完善;工业以采矿业为主,结构单一,如果崇礼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崇礼经济发展,也可以为周围其他县提供借鉴实力,最终实现共赢,促进整个张家口地区乃至河北省的发展。 1.3研究现状

自从国家和政府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以来,对于县域经济研究的学者和理论越来越多胡福明曾说过,县域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可以称为中观经济,与国民经济相比,它处于基础性层次。县域经济可分为乡镇经济、村级经济和县域经济三个方面。刘晓路提出过,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落后,普遍具有农村性,与“三农”有着密切的联系。刘小龙言明过县域经济研究范围,主要是县范围之内。杨庆育等指出,县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阻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到现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学者也提出过各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粱四宝专家认为,从我国国情出发,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城郊服务型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外向商贸型发展模式,资源型模式。战炤磊专家则认为可将县域经济发展分为资源导向型、区位导向型、企业导向型和资本导向型这四种。通过对众多观点的归纳整理,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多数研究涉及的范围都比较宏观,研究县域也比较典型,具体到作为外围县区的崇礼县研究则几乎为空白。上述欠缺之处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1.4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在大量充分阅读与崇礼经济发展相关资料的前提下,概括崇礼县经济发展的基本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概况,对其进行优势劣势分析,总结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要迎接的挑战,最后为崇礼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完成论文初稿后与指导老师进一步进行交流,听取老师的指导意见,对论文进一步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1.4.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大量阅读与县域经济学以及与崇礼县的相关书籍,,分析崇礼县区位,概括出崇礼县经济展的特点。

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政府部门,获得数据来源。

数据分析法:通过收集崇礼县经济发展的各种数据,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为论文提供数据来源。

SWOT分析法:通过对崇礼县的优势劣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要迎接的挑战进行概括分析,因地制宜的为崇礼经济发展提出对策。

第二章 崇礼县经济发展现状 2.1崇礼县区域概况 崇礼县隶属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经115.27,北纬40.97,北倚张北,东临赤城,南于塞外山城张家口市接壤。县域面积2334平方公里,耕地37.2万亩。县城距离张家口5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340公里。

崇礼县境内为冀西北山地,地貌属坝上坝下过渡型山区,属低山区,全县海拔高度为813-2174米,最大高差为1361米,其地貌特征是\山连山,连绵不断,沟套沟,难以计数\。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了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平均气温-12℃,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降雪早,雪质参数符合国际滑雪标准,被专家誉为中国发展滑雪产业理想区域;夏季,气温比较稳定,平均气温19℃,昼夜温差较大,由于地形和气候双重原因,易有暴雨、冰雹等灾害发生;夏季凉爽而短促,适宜避暑。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崇礼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

崇礼县管辖2个镇,分别是西湾子镇、高家营镇;8个乡:四台嘴乡、红旗营乡、石窑子乡、驿马图乡、石嘴子乡、狮子沟乡、清三营乡、白旗乡。调查显示,2012年崇礼县总人口12.56万,其中农业人口10.72万,占总人口的5/6,是农业大县。

2.2崇礼县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农业

种植业方面:崇礼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作物为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错季蔬菜、蚕豆、马铃薯、莜麦、胡麻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崇礼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从崇礼县气候,交通等实际出发,深入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错季蔬菜产业,使崇礼由“蔬菜大县”逐步过渡为“蔬菜强县”。崇礼县2008年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供京蔬菜基地县”;201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 2013年,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37万亩,代表性的万亩蔬菜产业园区有东沟、中沟、西沟;全县蔬

。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菜总产量45.14万吨,总产值5.1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5300元,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畜牧业方面:从自然条件出发,崇礼县海拔高,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加之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先天优势。全县有草场面积152万亩,占总面积的39.7%,可利用面积达140万亩,按目前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看,发展潜力依旧很大。此外,全县共有耕地37.2万亩,年产优质可饲作物秸秆3556万公斤,其载畜量为37390个羊单位,可养7500头牛;林地广阔,有林面积达70万亩,年产可饲树叶(干)2046万公斤,可养牛7500多头。还有,每年人工种草5万亩,可产鲜草2.5亿公斤,可养牛5000多头,再加上25%以上坡耕地退,各种资源优势为发展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奠定了天然的物质基础。

但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蔬菜生产经营规模化较小,没有形成一系列规模化的农业合作社。2、科技生产水平低。生产养殖过程中科技含量低,农民劳动力强度依旧很大。3、生产技术水平低。农民文化不高,创新能力低,种植业品牌化程度低。4、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不完善。种植业中存在施有害化肥等现象,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较低。5、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较短,没有与后续的肉产品加工业形成良好的对接。 2.2.2工业

2013年以来,崇礼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效益明显提高,全县工业呈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崇礼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1家,其中铁矿14家,金矿2家,风电4家,热力1家,就2013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1451万元,同比增长14.67%;完成现价产值108489万元,同比增长21.84%;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76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技改投资完成4.55亿元,同比增长414%;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是3.33%。分产业看,矿山企业总体平稳运行,作为崇礼县又一工业亮点,风电产业迅速发展,食品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以及新型能源产业都有了进一步提高。

崇礼县工业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有:1、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矿业为支柱,轻工业不发达。结构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弱,阻碍经济发展。2、产品竞争力不强。制造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规模较小,不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特色产业规模较弱。3、生产成本高,科技水平低。工业生产成本高,投资大,影响投资数量和生产积极性,生产过程中科技水平低,自然会耗费大量成本,而且产品质量也相对低下,形成恶性循环。 2.2.3旅游业

崇礼县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山形地貌、气候和交通区位优势,崇礼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第一主导产业来培育,提出了“旅游立县”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中国雪都和东方达沃斯”的旅游发展目标。如今,崇礼已经闻名华北地

。 4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