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默写梳理(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默写梳理(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226a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默写梳理(新人教版)

1.《论语》十二章:

①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②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④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⑤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⑧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⑨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⑩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⑾《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曹操的《观沧海》:

①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①诗中写时序更替,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描写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直接表达乡思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而“闻道龙标过五溪 ”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5.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①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10《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为《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12.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1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14.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5.《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16.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

一、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 通“否”。 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2 古今异义词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侄辈.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 古义:几个。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有朋自远方来。(朋)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彼此有交情的人。 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古义:做事尽心竭力。今义:忠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书信,相信。

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饭疏食饮水。(水)古义:泛指冷水。今义:冷水喝热水的统称。 二、 一词多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