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34e20edd88d0d232d46a7c

A.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B.行动表现的反馈

C.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D.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答案:ABCD

10.自我意识,亦称为( )。 A.自我 B.镜我 C.自我概念 D.反思自我 答案:AC

三、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

2自尊:自尊,也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指一个人悦纳并尊重自己,对自己抱肯定态度的情感体验。

3嫉妒心:所谓嫉妒心,是对才能、成就、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心态。

4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再多种因素作用下,个体对于一定的准则、规范或行为表现出的反感、厌恶从而产生抵触的心理。

5现实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也即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它是个体对自己现实的观感。

6自卑:是指个体自我评价过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艾自怨、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

四、简答题

1、简述大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1)过强的自尊心 (2)自我期望水平偏高 (3)适应能力差 (4)认知偏差

(5)环境与生活境遇因素 2.什么是自我意识?

答:自我意识也称为自我,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不仅包括对自己各种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外貌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还应包括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自我控制(在成功或失败后的自我感受,戒烟、戒酒的自我意向等)。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

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

3.自我认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

答: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包括社会比较(平行比较、上行比较与下行比较)和反射性评价、自我观察(态度的自我知觉、情绪的自我知觉、内部动机和过度合理化效应)和内省。

五.论述题

你怎样理解自尊的定义?

答:自尊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有一定的评价意义,简而言之,自尊是对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它不需通过理性的评价和判断,即不依靠逻辑的过程即可形成。自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并且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当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立时,个体就获得较高水平的自尊,反之自尊会受到伤害,出现自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