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670eaf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e

厦门双十中学 2018—2019 学年下高二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 X 射线波长相同 B. 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 麦克斯韦预言了空间存在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 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荧光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热效应 2、下列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2)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3) 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 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1) 夏天,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电轰鸣不绝

A. 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 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 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 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3、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0N/cm 的水平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 A 点对应的时刻(

A. 振子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为 0.5 N,方向指向正方向 B. 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负方向 C. A 点对应的时刻为 3.75 s D. 振子的加速度方向指向负方向

4、一列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如图所示,其波速为 2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 1s 质点 a 通过的路程为 0.2 m B.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 b 比质点a 先回到平衡位置

C.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 0.5 Hz D. 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 3 m 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5、LC 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线圈中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己知此时电流正在减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容器正在放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 电容器正在充电,且下极板带正电

C. LC 振荡电路中电场能正在减小,磁场能正在增大 D.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正在减小

6、如图所示,从点光源 S 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

后发生色散现象, 在光屏的 ab 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侧是红色光,b 侧是紫色光

B. 在真空中 a 侧光的波长大于 b 侧光的波长

C. 在三棱镜中 a 侧光的传播速率小于 b 侧光的传播速率 D. 在三梭镜中 a 侧光的临界角大于 b 侧光的临界角

1

7、如图所示的 4 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

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条纹).在下面的 4 幅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 次 是 ( ) A. 红黄蓝紫 C. 蓝紫红黄

B. 红紫蓝黄 D. 蓝黄红紫

8、将充足气后质量为 0.5kg 的篮球从 1.6m 高处自由落下,篮球接触地面的时间为 0.5s,竖直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0.9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9.8m/s2。则触地过程中篮球所受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 4.9N C. 9.8N

B. 8.9N D. 14.7N

9、 如图所示,光滑圆弧槽半径为 R, A 为圆弧的最低点,圆弧的最高点到 A 的距离远小于 R。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

球B 和C 都由静止开始释放。设点 B 到点 A 的距离为 H,则以下所给的四 个H 值中,可以使 B、C 两球在点A 相遇的是( )

A.

??2

4

3? 2

R

B.

R 4 9? 2

3? 2

C.

R 8

D.

R 8

10、如图所示,质量 m1=0.3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 l=5m,现有质量 m2=0.2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

水平向右的速度 v0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 0.5,取 g=10m/s2(

A. 物块滑上小车后,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B. 若v0=2.5m/s,则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为 0.48s C. 若v0=4m/s,物块最终会从小车右端滑出 D. 增大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摩擦生热不变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漏选得 3 分,共 25 分)

1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单摆在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B.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C. 单反相机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D. 狭义相对论认为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

12、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 和S2 为双缝,P 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 P 点与 S1 和S2 距离之差为 2.1xl0-6m,

分别用 A、B 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已知 A 光在折射率为 n=1.5 的介质中波长为 4xl0-7m,B 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 3.15xl0-7m,当 B 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 37°。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用A 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P 点是亮条纹 B. 用A 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P 点是暗条纹 C. 用B 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P 点是亮条纹 D. 用B 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P 点是暗条纹

2

13、某学习小组利用大色拉油圆桶(去掉上半部)、小石子 d 来测定水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当 桶内没有水时,

从某点 B 恰能看到桶底边缘的某点 C;当桶内水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仍沿 BC 方向看去,恰好看到桶底上的小石子 A 在圆桶的底面直径 CD 边缘;用亳米刻度尺测得直径 CD= 16.00cm;桶高 DE=12.00cm;AC=3.50c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8xl08m/s, 则( ) A. 水的折射率为 1.5 B. 水的折射率为 4/3

C.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2xl08m/s D.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2.25xl08m/s

14、如图所示,实线沿 x 轴传播的一列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质点 P 恰在平衡位置, 虚线是这列波在 t=0.2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 0.8m/s,则( A. 这列波是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

B. 质点 P 在 0.4s 时刻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C. t=0.5s 时,质点 p 的速度沿 y 轴负方向 D. 质点 P 在 0.9s 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 0.48m

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上表面为一半径为 R 的半球面凹槽静止于水平面上, 凹槽的最低点放一质置为 m 的

小球,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现给小球一瞬时水平冲量,小球获得初速度 v0,在以后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小球无法冲出凹槽,则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H ?

)

?

?

Mv2

M ? m?g Mv2

0

B. 若小球能冲出凹槽,则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H ??

? ?

C. 若小球能冲出凹槽,小球有可能不会落回凹槽中

0

??

2 M ? m g

D. 若小球能落回凹槽,则小球返回凹槽的最低点时,凹槽的速度一定最大

三、实验题(16 题 3 分,17 题 5 分,18 题 4 分,共 12 分

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来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 图中 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 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碰撞后,A、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图中 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在 G、R、0 所在的平面内。米尺的零点与 0 点对齐. ⑴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2)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A.斜槽软道必须是光滑的

B. 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 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cm。 ;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 ma> mb,ra=rb

3

17、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 面平行。正确操作后,做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

图甲所示。

(1) 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 n=

(用图中的 e,、fc 表示),

(选填“大”或“小”)的

(2) 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少误差,应选用宽度

玻璃砖来测量。

(3) 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 aa', 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8、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选用缝间距 d=0.20mm

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 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①已知测量头上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游标尺)上有 20 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 A 中心对齐,如图乙所示,此时测量头上主尺和副尺的示数情况如图丙所示,此示数为mm,接着再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 5 中心对齐,测得 A 到 B 条纹间的距离为 8.40mm。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经滤光片射向双缝的色光的波长? =

m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②另一同学按实骀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效果很好。若他对实验装置作了一下改动后,在像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条纹,且条纹数目有所增加。以下改动可能实现这个效果的是

A.仅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 B.仅将单缝远离双缝移动少许 C.仅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

D.仅将红色滤芯光片换成绿色的滤芯光片

四、计算题(19 题 6 分,20 题 8 分,21 题 8 分,22 题 11 分)

19、如图所示是某时刻一列横波上 A、B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 A 传向 B,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

?x ? 6.0m ,波长大于 10.0m,求这列波的波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