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幼儿园教育指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75adf8910ef12d2af9e7fb

6、应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各种科学活动,注重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幼儿动手动脑,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7、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当地实际,以本地的动植物,地理地貌、季节气候、科学技术等为主要探索对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扩展幼儿的认识范围。 四、社会 (一)目标

1、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学习理解,尊重和接纳他人的需要、观点、文化和信仰; 4、能大胆地提出不同意见,学会质疑、协商; 5、对他人诚实、守信;

6、学习自律和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有初步的责任感; 7、爱劳动,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必要的生活技能; 8、爱父母,爱长辈、爱同伴、爱集体、爱祖国、爱生活; (二)能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发展对亲近、合作的态度,团结友爱,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引导幼儿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诚实、守信; 3、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

4、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初步的价值观;

5、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

6、在一日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逐步树立规则意识;

7、引导并帮助幼儿爱护、珍惜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8、鼓励和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幼儿喜欢劳动,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9、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10、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引导幼儿实际地感受和体验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和丰富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11、适当向幼儿园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说教;

2、善于倾听幼儿的问题,并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注意帮助幼儿累积成功的经验;

3、教师要求依据幼儿的经验和能力,与幼儿共同制定生活与活动规则,帮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4、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互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5、幼儿的社会成长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也设幼儿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是发展中的正常,要承认、允许这种反复,并帮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6、成人的态度、行为举止在幼儿的社会学习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应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7、幼儿的社会学习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五、艺术 (一)目标

1、喜爱参加艺术活动,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素,形成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情趣;

3用自己喜欢的多种形式艺术表现活动,大胆地想象和创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初步感知不同地区、民族的艺术文化,体验其中的情感内涵。 (二)内容要点

1、引导幼儿感知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鼓励幼儿参与音乐,戏剧、舞蹈、绘画、手工制作、文学作品欣赏、表演等艺术活动,获得美的感受;

3、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学会倾听、专注,养成默契、和谐、合作、有序工作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4、通过欣赏典型的,有特色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地区、民族表达情感的方式; 5、通过音乐欣赏、歌唱、律动、舞蹈、打击乐等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6、帮助幼儿综合地运用各种工具,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玩具设计等形式的艺术制作,美化和丰富环境与生活;

7、引导幼儿运用线条、色彩、造形等要素进行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创造,提高幼儿表现的能力与审美能力。 (三)指导要点

1、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发展。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挖掘培养其艺术潜能;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各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感受生活的美。利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艺术活动;

3、尽可能将听觉、视觉、形体、表演、文学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并渗透到非艺术领域的活动中去;

4、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让艺术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立足于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学习,尤其要充分利用广东各地的艺术文化发展资源,同时,初步接触不同地区、民族的艺术文化、拓展艺术视野;

6、重视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整个教育过程为幼儿提供自主表达、表现、创造的空间,鼓励体验、幼儿有个性化的表现;

7、教师应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和情感相适宜的作品,让幼儿在充分欣赏、感受作品的基础上,体验和表现艺术的内涵;

8、教师学会从幼儿角度看待他们的创作过程及作品,尊重其对事物的表现及情感的表达,布置的过程变成幼儿探索学习,反馈表现的过程。 第三部分 教育环境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丰富多彩的园内环境,构建支持、合作的家庭和社区教育环境、为幼儿健康成长创作良好的教育条件。

一、教育环境的总体要求 (一)满足安全要求

幼儿活动的各种空间、场所要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幼儿从容、有效地开展各种适宜的活动。

1、避免各种环境污染,严禁在有污染的环境中活动; 2、幼儿活动场所应有在足够的、畅通的通道; 3、合理安排环境空间与幼儿活动人数的比例,确保每个幼儿有合理的活动空间; 4、开展与环境、设备、条件相适宜的活动,禁止从事与环境不相适宜的,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活动;

5、确保玩具、材料、工具、物品、设施、设备等安排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6、严格管理、使用活动环境中与水、火、电、煤等有关的设备和器材;

7、完善设施设备的检修制度,保证所有安全及急救工具、设备和器材等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8、制订幼儿能够理解和遵守的各种具体活动环境及其活动的规则和要求。 (二)满足教育要求

幼儿教育的环境应是有准备的、开放的、动态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为幼儿的生活工作、游戏、学习等活动创设充分的客观条件,为实现教育目标和要求提供基本的保障。

1、形成相互尊重、密切配合、和谐友爱的良好园风,使幼儿生活在关爱、温馨的氛围中;

2、创设平等、支持、鼓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与他人自由交往,满足幼儿合作、分享、互助以及向他人学习的需要;

3、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向环境学习、与环境互动的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

4、创设环境能够满足幼儿集体、小组、个人开展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需要,使幼儿自信、自由、愉快地从事各种有益的活动;

5、创设的环境应具有充足的玩具、材料、工具等,满足幼儿进行不同领域活动的需要;

6、充分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引导幼儿参与环境的准备与创设,吸纳幼儿的合理建议;

7、积极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并把社区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环境。 (三)满足活动要求

幼儿园的环境应充分体现活动性特征和要求,使环境的空间、设备设施、活动材料以及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发现、创造等活动。 1、创造条件,为幼儿的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2、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应安全、开放、可变、便于幼儿活动;

3、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多功能的材料(含废旧材料),以满足

幼儿不同活动的需要;

4、环境与材料应有启发性、挑战性可探索性。 (四)体现审美要求

幼儿园的环境应尽可能从生活美学、结构美学等方面体现审美情趣,发挥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

1、幼儿园的建筑、设备等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基础上,结构布局合理、色彩和谐悦目;

2、园舍、班级布置应美观,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也要体现一定的艺术性; 3、幼儿园的环境应提供幼儿开展艺术创造活动的空间条件; 4、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的不同活动创设相应的音乐氛围; (五)体现儿童化

幼儿环境的创设应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精神,展现童趣、童心,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

1、幼儿园的建筑、设施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避免成人化、学校化; 2、幼儿园环境中各种装饰应体现一定的童趣,与幼儿的欣赏水平相适应; 3、幼儿园环境中的各种标识、标志应体现人性化和儿童特点。 (六)体现个性化

幼儿园创设教育环境应从本地、本园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决不能盲目模仿和互相攀比。

1、教育环境应体现本社区的人文和自然特点,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和自然资源; 2、教育环境应与本园的教育特色相适应,体现本园的教育文化; 3、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因园而异,以自身特点和优势建园、立园;

4、教育、生活环境的创设应体现年龄特征与各阶段的教育目标、要求相配合。 二、教育环境的设置 (一)户外活动场地

户外活动场地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可划分为全园公共活动区域、班级活动区域、运动器械区域、绿化区域及专用活动区域等,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 1、公共活动区域应较为宽敞、地面平坦防滑,满足全园性集体活动以及幼儿大肌肉锻炼的需要;

2、班级活动区域可设在班级活动是室的附近,通常利用道路、绿化带走廊等来分隔,既方便使用有易于管理,可专用又可轮流使用;

3、运动器械区域应相对独立地设置,并按年龄阶段划分,小班器械最好靠近班级活动室。运动器械区域的地面应是安全的(如沙地、草地、塑料软垫等),运用器械区要按幼儿园规模设置,满足幼儿各种锻炼的需要,可根据实际,就地取材,灵活使用;

4、绿化区域应与园内其他建筑配合,种植无毒,无刺的植物,注意高低、大小、疏密协调,兼顾欣赏性与教育性;

5、沙池、水池、饲养角、种植园地等专用活动区应保证安全卫生,并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和工具。

(二)幼儿园专用活动室应有音乐活动室、科学活动室、美术活动室、体育活动

室、图书材料室等专用活动室设置要体现操作性、探索性、游戏性,通过提供相应的教育环境和有针对性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园自主进行探索活动。如受条件限制,也可一室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