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768d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d

《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堂实验创新设计研究》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1、导入课题

2、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3、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本课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课文中的实验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凡士林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用凡士林粘火柴一是粘不牢,上来展示时颤颤抖抖的又掉落了几根,二是凡士林的量不好控制同样多,使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所以实验成功的寥寥无几,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套蜡环的方法代替粘火柴棒,解决了实验原型中粘火柴棒很不方便,并且容易掉,影响实验效果的问题。

改进后用套蜡环的方式,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减少了实验误差,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本课教学的效果及感想:

一、以生活情景为导入,打开学生思维的匣子,步入探究之道

利用老师简单的生活现象勾起学生的求知欲,这里有一根金属棒,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摸摸,看看它是冷的还是热的?如果我把它的一端放入热水中(教师示范),猜猜过一会儿金属棒的另一端会有什么变化?金属棒的这一端并没有浸入热水中,它怎么也变热了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一些教学情境和简单的问答,通过这一熟识的现象学生一下就做出了猜测:热是能传递的,金属能传递热。继而我又追问了学生“你认为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学生此时众说纷纭,我则只倾听不作答,出示实验器材,并详细地介绍了“蜡环”的作用,我一向认为探究不是靠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怎样实验而形成的能力,所以我更注重充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设计实验亲眼目睹热传递的过程,只有形成严谨、科学的思维模式相信学生才会步入探究之道。

二、以实验预测为契机,激发学生思维的递进,完善探究之果

学生经历了热在铁丝上的传递后大致明确了,热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但是学生往往会认为热传递就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结合一些日常生活的经验,可能会更强化学生的此种认识。所以我相机出示金属片,让学生预测给金属片的中间和一端加热时热分别会怎样传递。预想在试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这样的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进行初始的假想或推论,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要条件。从学生的预测中,发现多数学生都认识到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时从热源向四周传递的。接下来很自然就引入了再次的探究,同样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看”到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这个实验在前面实验的经验基础上,学生思维开阔了很多,引导学生经过比较后学生一致采用了直接涂抹凡士林,学生又一次经历热的传递,进一步完善了对于热传递的认识,热是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撒即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

三、以现象解释为总结,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延伸探究之路

学生对于热传递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解释课初始时的生活情境,学生即认识到了,是热水的热量传递到金属棒的一部分,金属棒的一部分再传递到另一部分(露出水面的部分),金属棒的另一部分传递到手,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对热传递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于是我又提了一个问题“那么如果要尽量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你能怎样改进呢?”希望让学生对热产生进一步的探究欲,也感受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改进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在某些细节的处理方面不够到位,比如我是自己制作圆形封口的蜡环,必须要将蜡换穿在铁丝上后才能固定、绷紧铁丝,这样不便于操作,如果在制作蜡环的时候就不封口,用铁架台把铁丝绷紧后再挂上蜡环,这样更便于学生操作。另外,在图示法的运用方面也可以做到更好。学生在完成第二个实验活动之后,我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验情况自己在黑板上用箭头画出“热在金属圆片上传递的过程”,其实这里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己把观察到的金属圆片上凡士林融化的情况用图示画下来,这样更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情况,也更有利于下一环节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