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合集)安徽省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16套合集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试卷合集)安徽省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16套合集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7f4a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9

(1)在左图中需要改变 ▲ 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反射方向,并分别测出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和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2)小华将纸面F折向后出现了如右图的情景,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3)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小华把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 .

第28题图

E N F O M N E O M 第29题图

蜡烛

F 平板玻璃

29.(7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 的玻璃板做实验; (2)同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 ▲ 的关系. (3)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 ▲ (变大/变小/不变)

(4)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 的 ▲ (A/B)处.

(5)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 ▲ .

(6)撤去蜡烛B,将光屏放在蜡烛B原来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 (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 像.

30.(5分) 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过程.

0 c 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第30题图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距u/cm 30 20 15 5 像距v/cm 15 20 30 / (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 ▲ . (2)实验时几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 .

(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 ▲ 透镜,将光屏 ▲ 透镜.(靠近/远离)

(5)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 (靠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31.(6分) 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

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甲,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

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空气 ? 第31题图甲

光斑 光屏

水 (1)小明的推测是 ▲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水 激光笔 到 ▲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 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

32.(6分) 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纸维,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沿竖直滑杆下落,经某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均匀的虚线为其背景,相邻虚线间距为1cm,曝光时间为0.01s.则: (1)甲、乙、丙三个小纸锥的速度之比为 ▲ ; (2)小纸锥甲的速度为 ▲ ;

(3)你认为造成三个小纸锥速度大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 .

第32题图

第31题图乙

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号 答案 1 C 2 B 3 D 4 A 5 B 6 D 7 B 8 D 9 A 10 B 11 A 12 C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6分) 13.产生

传播

14.响度 音调 16.升华 凝华 3410

15.凝华 放热

17.保护眼睛 直线传播 A 18.漫反射 红、绿、蓝 19.烟雾 0.29 21.甲透镜 近视 23.加速 匀速

三、解答题 (第23题每图2分;29-31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选择2分;共50分.解答第31题时要有解题过

程.) 24.图略

25.(1)2.80cm 1mm (2)-3 平齐

26.乙 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27.(1)“水浴法” 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 (2) a b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或晶体具有固定的为熔点) (3)

不变

28.(1)入射光线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光路可逆 29.(1)较薄 (2)大小 (3)不变 (4)A (5)重合 (6)不能 虚

30.(1)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正立放大的虚像 (4)靠近 远离 (5)远离 31.(1)折射光线消失 (2)折射光线消失

(3)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个值时,折射角接近或达到90度。(只要叙述基本正确,即可给分)

32.(1)15∶20∶24 (2) 2m/s (3)纸锥的底面积

20.3×10

8

长度

22.加速 匀速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2分, 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请将每道题的

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题表格中。) 1.下列几种估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0.2kg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 D.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2.如图所示是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刻度尺 B.量筒 C.温度计 D.天平 3.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

A.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 B.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清洗物体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来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 4.以下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教室的门窗 B.公路旁的居民屋装隔音窗

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5.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①吃冰棒解热;②烧开水时冒“白气”;③冰冻的衣服干了;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了一层雾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④ D.② ③ 6.下列事例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将湿衣服凉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C.用扫把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7.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水中捞月,徒劳无功 C.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8.下列四种光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 ..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D.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 9.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0.如图2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投影仪,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