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运用指南及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运用指南及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90e72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e6

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荀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的意思。 13、《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法国思想家帕斯尔说“人只是一只芦苇,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宇宙间任何一件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然而人却成了万物的主宰,这正是因为人有一颗会思想的灵魂,人因为思想而高贵。然而当人的思想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而失去了飞翔的自由时,人还是“人”吗?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科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可悲之处在于,他千方百计地想要隐藏自己,用一层一层的套子,而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隐藏,反而将他醒目地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当他已经被异化成套子的时候,这件套子却又仿佛成了那一撮白色,使得他在别人眼中成了一个异类,被身边的人所挤压所排斥,直到期最终走向坟墓——一个永远的套子。

◆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里走回家,并从此走上人生的不归之路的,事实上,华连卡的笑没有一点敌意,就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一样。而在别里科夫看来,那些人所久久期盼的喜剧的高潮终于出现了,很快地,他的从楼梯上滚下来的尴尬场面就将完全地曝露在众人的眼光里,淹没在无穷无尽的嘲笑中,这正是别里科夫想要逃避的一切,而他现在的确已无路可逃。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被异化成甲壳虫的格利高尔在生命的最后依然充满温情的回想着人间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的死对自己和家人都是一种解脱,他对抛弃自己的亲人仍然有着无尽的眷恋,可是别里科夫的世界的尽头弥漫的全是恐惧和绝望。我们以前看到的只是别里科夫作为沙皇的一名忠实的走狗,对他身边人的思想进行钳制,却忽略了身边的这些人对别里科夫的敌意和冷嘲热讽也是造成别里科夫的死因,正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中那些短衣帮对孔乙已的一次一次的嘲笑最终将其推向死亡的悲惨境地一样。 课本写作素材分类梳理 (一)理想志向

1.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时的写照。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夏瑜被捕入狱,但他仍没有放弃革命理想,在狱中劝牢头造反。(鲁迅《药》) 3.司马迁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勇敢地选择了宫刑而活了下来,最后完成了使命。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二)恒心毅力(逆境成才)

1.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 (史铁生《我与地坛》)

2.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3.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

(欧阳修《伶官传序》) 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爱我中华

1.鲁迅为了救国救民,他选择去日本学医学,又为了疗救民族的灵魂,他最终弃医从文。 (鲁迅《〈呐喊〉自序》)

2.屈原忠心爱着自己的国家——楚国,他虽遭楚王的疏远,但他还是不忘为国尽忠而远走他国。 (屈原《离骚》)

3.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最后她们英勇牺牲了。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她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 (孙犁《荷花淀》)

5.屈原身处放逐之时,但仍心牵怀王,牵挂楚国的安危,当楚国都城郢被攻破时,他忧愤地投入汨罗江。

(司马迁《屈原列传》)

6.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他曾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崇高母爱

1.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陷入双腿瘫痪的困境时,她承受了最大的心理压力,她凭借伟大的母爱让史铁生重获新生。 (《我与地坛》)

2.“儿寒乎?欲食乎?”母爱就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 (归有光《项脊轩志》) (五)以民为本

1.现代诗人穆旦在诗歌《赞美》中写到:“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这表现他对人民无比热爱。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保护老百姓,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

3.强秦因不施行“仁义”,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天下。 (贾谊《过秦论》)

4.灭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他们自己不爱护百姓,灭掉秦国的也不是天下人,而是它自己不爱护天下的百姓。

(杜牧《阿房宫赋》) (六)学习问题

1.强调“学不可以已”。(《劝学》,选自《荀子》)

2.学习上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上) 3.学习上要重视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上)

4.学习贵在坚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上)

5.老师不分贵贱 ,不分少长。“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七)胸怀豁达

1.“马克思对别人的诽谤、诅咒,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表现了马克思胸怀宽广。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苏轼虽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他仍唱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博爱情怀

1.史怀哲拥有一颗伟大的博爱之心,他尊重一切生命,并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他的这一理想,他试图通过行医来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非洲人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赤道非洲。 (史怀哲《我的呼吁》)

2.贝多芬在痛苦中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 (九)仁义英勇

1.烛之武凭借他的智与勇,说退秦军。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2.刘邦明知去鸿门赴宴有生命之忧,但他义无反顾赴宴了,最终凭着胆识和机智得以在鸿门宴上脱身。

(司马迁《鸿门宴》)

3.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在弹雨中相互救助,殒身不恤。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在明末阉党横行之时,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激于周公被捕的义愤,而与阉党发生冲突,为了保护其他群众,他们挺身而出,英勇就义。 (张溥《五人墓碑记》)

5.柳毅面对不幸的龙女,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冒险为龙女走访洞庭龙宫。 (李朝威《柳毅传》)

6.蔺相如面对秦王毫不畏惧,愿与和氏璧共存亡,最后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以他的机智与英勇保护了赵王的颜面。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追求真爱

1.氓是个始乱终弃、忘恩负义、感情不专一的男子,诗中女子被氓一开始的憨态所迷惑。 (《卫风?氓》,选自《诗经》)

2.刘兰芝和焦仲卿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爱情。 (《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乐府诗集》)

3.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为自己真爱而献出了珍贵的生命。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十一)人格独立

1.屈原忠心爱国,刚正不阿,他不愿同流合污,当理想破灭之时,为保持自己的清白而投进了汨罗江。

(屈原《离骚》)

2.陶渊明远离官场,过上隐居生活,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3.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投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获得了人格独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十二)时代的看法

1.中国旧时代可概括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鲁迅《灯下漫笔》)

2.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在清末被西方国家大肆掠夺,愚昧的清政府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辉煌的文化。 (余秋雨《道士塔》)

3.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陶兀县令的共同迫害,最后冤死,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关汉卿《窦娥冤》) (十三)尊老爱老

1.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 (关汉卿《窦娥冤》)

2.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职。 (李密《陈情表》) (十四)勇于承担

1.路瓦栽夫人虽为她的虚荣心而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但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通过十年的诚实劳动还清了借款。 (莫泊桑《项链》)

2.廉颇知道蔺相如的做法真相后,他主动向他负荆请罪。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五)说话的艺术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出口成章的魏征都以其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的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郑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魏征谏太宗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唐盛世。

4.培养人才

郭橐驼种树的方法是顺着树自然生长规律,让它的本性得以发展,所以树种得好。培养人才的道理是一样的。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虚荣心

路瓦栽夫人为一次舞会的荣光而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 (莫泊桑《项链》) 6.金钱观

金钱让葛朗台迷失了自己,让他放弃了爱情、亲情。 (巴尔扎克《守财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