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课堂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e9cd81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c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检测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右图中反映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相对过剩 B.绝对过剩 C.供销矛盾

D.供大于求

美国农场主销 毁剩余牛奶

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度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3.二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4.“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日本天皇的这段话从根本上说明了 A.中国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B.日本天皇预感到日本的失败 C.日本在重复拿破仑的道路

D.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

( )

1

5.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 )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6.丘吉尔说:“我们不要将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指敦刻尔克撤退)而赢的。但是,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是指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军队的联系与合作 C.为日后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力量 D.鼓舞了英法人民的斗志

7.下列关于二战过程中欧亚各国抵抗和抗战斗争的正确表述是

( ) ( )

①法国戴高乐将军在国外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 ②东欧各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解放全国 ③东亚和东南亚人民坚决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④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人民向美军提供情报支持抗日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

8.二战爆发前后,英国对德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是 A.英国对德宣战

B.丘吉尔出任首相 D.不列颠之战爆发

C.敦刻尔克大撤退

9.历史图片是记载历史的有效载体。从下图可获得什么信息 (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妇女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二战的性质 C.苏联人民为打败法西斯付出了沉重代价 D.苏德战场是抗德的主战场

2

10.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

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 2010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包括 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举行仪式进行纪念。右图是俄罗斯 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全国性阅兵活动。联合国大会6日也在 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特别会议,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 战事结束65周年。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 A.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B.将地点选择在莫斯科红场并非偶然 C.二战的胜利结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D.没有二战,就不会有联合国的出现

12.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一现象说明了

( )

①现代化在全球发展的不平衡 ②人类的认识滞后于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③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④世界殖民体系渐趋瓦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13题16分,14题18分,15题1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

希特勒 东条英机 墨索里尼

材料二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并努力做了许多尝试。这些反思和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弥足珍贵。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二战之所以会爆发,完全是由材料一图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7分)

3

(2)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试分别举出一战后、二战后国际社会有关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举措。(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因素有哪些?(5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英国可以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力和特权。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为了避免冒犯日本人,措辞很谨慎。它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开罗宣言》规定:“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田中认为必须“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力和特权”的理由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8分)

(3)概述材料三《开罗宣言》这一规定的意义。(6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

——《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

材料二 1945年2月,美、英两国同意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的决心,即在今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胜利成为可能和确定的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 ——《美国对外关系·外交文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