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f9cc156edb6f1aff001fd6

并在活动中有意识、有方向性地引导幼儿进行听觉探究,通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来提高幼儿的听辩声音的能力。

(2)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教育学家、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铃木体系教育的创始人铃木镇一③所提出的铃木教学法,其基本理念是: 音乐好比一种语言,要掌握一种语言,最好是从小开始学,开始得越早越能把语言掌握得像母语一样。只要孩子们稍有掌握某种乐器的能力,就可以让他们学。 在现实的音乐教育中,让幼儿们在每学一乐曲之前,无论多简单的旋律,

都必先重复听其录音,让孩子们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听,如吃饭、嬉戏、入睡前各种休息或半休息的状态等。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像听家人谈话那样听他要学习的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记忆能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想象、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④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音乐活动往往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又是学前儿童从音乐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对音乐的感受和所导致的想像力的一种延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在幼儿的脑子里,形成无穷的形象画面,培养学幼儿的音乐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激发幼儿对生活、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敏锐的洞察力。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的情感和意志发展 (1)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学前期正是幼儿的感情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时期中,幼儿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越多,他们的情感就越有可能逐步变得更加丰富,他们会在接触音乐过程中,逐步地懂得爱、温柔、同情、美、丑、善良等。

如歌曲《劳动最光荣》、《田螺姑娘》、《勤劳的小蜜蜂》等所对幼儿产生的热爱劳动、勤劳的优秀品质或许会成为终生的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

(2)促进幼儿意志的发展

音乐活动也具有促进儿童意志发展的潜力。例如:由铃木镇一创建的早期小提琴课程中,利用克服技术困难的大量艰苦练习来达到意志锻炼的目的,这也是全世界家长和学前教育事业者更为看重的教育价值。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的个性发展

成熟的自我意识体现为: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心理状况;能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者应该把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来看待。众所周知:幼儿在学前音乐教育的集体音乐活动中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同伴的各种评价,而这些评价都会在幼儿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态度的形成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幼儿进行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相关建议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倾听音乐的兴趣,激发热爱音乐的兴趣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个人只有在情感方面发展是健全而丰富的,其智力、体力和品德才能协调一致地发展。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陈鹤琴⑤

认为:“幼稚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 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

兴趣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导向,但是幼儿的音乐兴趣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只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培养和发展幼儿音乐兴趣的目的。

其实,幼儿本身其实都是热爱音乐的,只要给予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每天都接触音乐、倾听音乐,如每天进园、午餐前、午睡前、起床时、离园等时间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时时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让音乐充满着幼儿的生活,从中诱发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当听到各种美妙的旋律、优美的歌曲时,就会情绪安定,心情始终保持愉快。

如歌曲《排排坐》、《假如你幸福的话就拍拍手》等的设计,就是针对幼儿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等特点,而设计出的节奏性的音乐活动。

幼儿一般都喜欢节奏性的活动,这种节奏性的活动除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外,还可以通过拍手、踏脚等简单的动作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引导幼儿通过有节奏的演奏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通过这一方式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提高幼儿的音乐兴趣。

2、激发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客体有两个:一是学前儿童——幼儿,二是音乐本身。作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体的教师,应当尊重幼儿,充分重视并发挥他们的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在以往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形式很死板,教师只是一味地一句一句的教唱,在这个过程中,喜欢音乐的幼儿跟着学,不喜欢的幼儿根本不学,教师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要让每个幼儿都有自信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一节课快结束时,只是让学得好的幼儿到前面来表演,这样一来,那些没有被重视的幼儿就越来越不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了。

所以,现在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提倡启迪式的教育方法,首先让幼儿感受音乐,然后通过讲故事或设置问题等方式,让幼儿从被动的学习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在学的过程中能有丰富的感受,从而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更容易地理解歌词。除此之外,学前儿童教育者需要在发声、咬字、口形等方面给以幼儿辅导、示范,让幼儿能更流畅、清晰地表达音乐。这一过程既满足了幼儿情绪需求,又使幼儿在情绪、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

下面,以播放蒙古族的乐曲《赛马》为例,首先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人民喜欢唱歌、跳舞、骑马、赛马,然后向幼儿展示有关赛马的图片,同时欣赏《赛马》的乐曲。那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又引导了幼儿欣赏的主动性,发挥欣赏的创造性。 3、把音乐活动渗透到生活中,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美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这就要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要使教育回归生活;要将教育与幼儿特有的,热爱生活的方式结合起来;把音乐活动渗透到生活中,加强生活体验,让音乐源于生活,并高

于生活。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不同的气质、性格和生活史。我们可以把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做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让幼儿用自己的感官、双手、心灵去感受和活动。

例一:在《创建美丽的幼稚园》主题活动中,组织幼儿进行绘画、装饰、手工裁剪、提水、扫地、排桌椅板凳等活动,让幼儿形象地感知体力劳动的生活风采。在这之后可以为幼儿播放《我是一个粉刷匠》的歌曲,由于幼儿有了之前的生活体验,这些来自每个幼儿内心的情感表达就显得真实、生动。

例二:音乐游戏《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可以把幼儿喜爱的小动

物“小猫咪”“老鹰”“小鸡”赋予拟人化的色彩,通过“小猫咪”与“猫妈妈”玩“捉迷藏”,“老鹰”张开翅膀抓“小鸡”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长,发挥创造的潜力。

例三:学习音乐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让幼儿在感受优美动听的旋律,结合故事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艰辛与付出,同时培养了幼儿热爱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对不起 、没关系》让幼儿学会讲礼貌,培养幼儿基本的道德素养;《我爱北京天安门》让幼儿感受和坚定有力的节奏同时,带动幼儿激昂向上的情绪,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歌曲《妈妈,您歇会儿吧》、《劳动最光荣》,让幼儿热爱劳动,在家主动给爸爸妈妈倒水、提拖鞋,学会了扫地擦桌子。

从这些类似的音乐活动(歌曲、歌表演、音乐游戏)中,除了对幼儿的品德和情感进行教育,还使得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得以培养。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实思考

(一)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能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避免并杜绝急于求成,忽冷忽热。

(二)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关注幼儿个性和全面发展,尊重幼儿在创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每一位幼儿都是生动鲜活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需要的是关怀、尊重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