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机遇与方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机遇与方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59f31210a6f524ccbf85bb

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机遇与方向

张莎莎 张海平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430071; 襄樊市房产管理局,湖北441003)

摘要:创新是中华民族之“魂”,一切创新的源头,从哲学的意义讲,它的共性部分即是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科学思维方式,要研究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机遇与方向,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主题词:知识经济;创新思维;发展环境;发展机遇;发展方向。

世界正在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社会发展的惯性已把人类带入一个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与风险社会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使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首要特征。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一切创新的源头,从哲学的意义讲,它的共性部分即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科学思维方式,掌握创新思维,研究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机遇与方向,是为了清醒认识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世界潮流,利用后发优势,超长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知识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一、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科学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是创新思维的成果,创新思维不仅表现为作出了完整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思维过程,而且还表现为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结论和见解上新奇独到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了知识即信息的增值,或是实现了知识即信息的新功能,或是其结构量的增加,是一种实现了知识即信息量增殖的思维活动。

创新思维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之一。就人类创新思维的产生而言,社会实践的发展是创新思维的源泉,而经验认识方法的进步则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创新思维产生于科学理论的渐进与革命之中,并在新兴学科的创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创新思维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新思维是指

1

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狭义的创新思维则专指提出创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以吸纳思维对象的相关信息为基础,以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存疑、联想、假设、推理、顿悟等环节,发现解决有关问题的新方法,从而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过程,它以对现时的客体的研究为对象,却又不受现实的理论、观念所形成的固定方式、方法和框架的束缚,其运行的展开始终是以总体战略和具体战略的统一,指向理论、观念、模式、方法的创新;具有概率性、复杂性、耗时性、非线性、驱动性、风险性、潜意识性、执着性等特征。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究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方式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冲击,要求思维方式从传统的、机械的、封闭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向综合的、开放的、多维的现代思维方式转变,尤其是向以整体性、综合性、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创新思维方式转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这个转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

创新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重要部分,是知识经济时代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科学思维方式,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的价值来源。对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的研究,应着重强调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从本源上讲,知识经济是脑力劳动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组织和控制能力都是知识经济的创新能力,认知能力是创造能力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认知能力革命,或迟或早必然引起创造能力的革命。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占有量不仅是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一个组织和一个单位竞争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正如美国的乔治〃吉尔德在《财富与贫困》一书中所说的,“最好的、最能使人信服的、最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智力构成是一个社会拥有的最持久的财富”。“财富大半是思想的产物,而不是金钱的产物”。这里的“思想”即是指那种创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创新愈来愈

2

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和动力,创新思维则是对人们提出的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江泽 民所指出的那样,“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尤其首先要提高全民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无疑是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正确道路。

二、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

创新思维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经历长期艰苦的过程,这其中既需要创新思维主体的思维活动,又需要适应创新的环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是学习型经济、信息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和创新经济,知识经济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代环境,同时创新思维的反作用又促进了这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鼓励人们进行不断地创新,鼓励人们把知识物化为新的工具、新的工艺和新的产品,应用于劳动过程,应用于知识。因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没有不断地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的发展。在技术和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知识经济时代,“不创新,就灭亡”,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以及这些创新互相结合,并形成一种持续创新机制,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思维的创新。

与创新思维相适应的环境建设,从总体上说是一种软环境的建设,或者称之为文化环境的建设,它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建立适应于创新思维特征的价值文化体系,主要体现为创新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商业道德伦理规范、健康的价值判断标准的经济行为,从而提高创新的文明程度和软性程度。二是作为创新思维内在支撑的文化,不再是重要地表现为竞争文化,而是重要地表现为和平文化、合作文化、融合文化,遵循的是共同发展的原则,追求的是整体功能的优化。三是确立起创新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大致为:在遵循创新思维客观规律的同时,在全社会大

3

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新实践,形成一个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创新的方针政策,形成推广创新成果、重用创新人才的机制;积极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支持各类创新活动,为创新人才和创新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创新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之“灵魂”。

三、创新思维发展的机遇

创新思维的发展与现时提供的机遇有关,机遇是稍纵即逝的,能否及时把握机遇,与人们的知识关系极大。机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个人机遇将在很大程度上因年龄、以前的成功经历、经济资源甚至个人所处的奋斗环境而异。一些人在经历逆境后具有创新精神是因为他们以前的机遇来源受到阻碍或被排除。而解释一些人在成功之后变得缺乏创新精神的原因则较为简单,因为他们转而用权利、声望或闲暇来定义个人机遇,或将注意力转向对现有资源的维持上。由此,机遇概念的内涵相当明确,即一旦认定某种行为的结果是期望中的并可能实现,那么本来只是可能的情景就会变成一种机遇。而且某些特别的技能、天赋以及对风险的态度都会影响对结果是否可行的认识,而教育、知识和自信心则有助于增进这种认识。

对创新思维主体来说,个人追求属于自己的机遇是一项基本原则,机遇能够发挥促进个人成长的功能;机遇是个人对所处社会环境中任何可能性的感知;是个人对“是与非”、“对与错”和“需要满足”的独特理解。因此,对机遇的感知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至于什么才是理想中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环境和任何变化条件下对未来可能环境的预期。一方面,对于已经满足或基本满足于现状的人而言,不可能像对现状极度不满的人那样去寻求变化,追求新意;另一方面,被社会或组织设定了“不可逾越”障碍的人也不会寻求机遇。“不可逾越”的障碍有两种:制度规定或习惯性的障碍,能够制约行动倾向;失败后果的障碍,理性行为者一旦预期到失败结果,将放弃尝试。

勇于追求机遇的创新者具有三种特征:一是对机遇具有广泛的感知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