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813b4c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3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预习提示】

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积累有关“科学”的名言;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目标】

1.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评价任务】

1.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教学过程】

《恐龙无处不有》

一、激活思维,导读文本(导入新课)

在距今约2.25亿至6 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恐龙。

6 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悠闲地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二、展示预习成果,梳理基础知识(预习检测) 学习任务:结合“预习提示”,梳理基础知识。 1.生字词。

褶皱(zhězhòu):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追溯(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2.作家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科学”的名言佳句。 三、概述文本内容,了解行文顺序(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概括文本内容,分析顺序。 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性。

2.这篇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明确)提出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分析问题: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

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作者运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四、品读课文关键语句,分析课文语言特点(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 1.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生物学(恐龙的灭绝)——地质学(板块构造理论),道理正如课文第一段所说:“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行文严谨。

2.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

(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性文字: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洲与非洲的分离,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这些补充说明性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同面对面地交流。

①“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达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②“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3)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比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又如,“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一句,非常形象可感。

五、拓展延伸

说说你学了本文之后获得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学习任务:综合实践,巩固练习。 1.完成相关练习。

2.小练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重现6 500万年前的那场灾难。

《被压扁的沙子》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但这种生物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呢?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科学界的一个谜。今天,我们来学习《被压扁的沙子》,看看本文的观点能否让人信服。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 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说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认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 500万年前遭遇的灭顶之灾,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 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探究学习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明确:在作者看来,有证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③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 ④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由以上几例,作者认为斯石英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⑤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⑥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 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行文思路:作者先提出两个假设,然后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进而论证另一个说法的正确性、合理性。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比较阅读。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进行比较)

(1)说明内容:《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究斯石英的分布推断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2)说明顺序:两篇文章运用的都是逻辑顺序,运用“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印证观点”的顺序,说明事理。这是一种追本溯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恐龙无处不有》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生物化石。《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斯石英是受到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证明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上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中用“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

此外,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一篇文章还运用了比喻、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4)说明语言:两文的语言都准确简练,浅显易懂,幽默风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探究”。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知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