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学案(2)鲁科版必修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中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学案(2)鲁科版必修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8bdcb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6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庖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升华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单质,有的还能形成不同的单质。

(3)不同的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相同的元素也能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2和CO。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在单质中的存在形态。 (2)化合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态。 3.元素的化合价和对应的化合物

(1)化合价:元素之间相互化合时,每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只能与另一种或几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结合,元素的这种性质称为元素的化合价。 (2)化合价与对应的化合物(以S为例) Na2S S SO2 SO3 H2SO4

知识拓展 注意此处空半格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方法

?20?4?6?6??金属:Na,Fe,Al,Mg等单质:???非金属:O,S,C,N,Cl等???酸:HCL,H2SO4,H3PO4等? (1)纯净物? ?碱:NaOH,Ca(OH)2等?化合物:???盐:NaCl,CaCO3,BaSO4等?????氧化物:H2O,Na2O,CO2,SO2等??电解质:HCl,NaOH,NaCl,Na2O等 (2)化合物?

非电解质:CHOH(酒精),CHO(蔗糖)25122211??溶液:NaCl溶液,HCl溶液等? (3)混合物?浊液:Ca(OH)2浊液,乐果与水的混合物等

?胶体:Fe(OH)胶体等2?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知识拓展 ①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三、分散系 1.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分散剂)里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几种常见的分散系

3.胶体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是一种均一、稳定、透明的分散系。

4.几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举例 分散质 粒子直径 外观 特点 滤纸 半透

溶液 NaCl、H2O 离子、分子 <1 nm 均一,稳定 稳定 能通过 能通过 悬浊液 泥水 乳浊液 油水 胶体 Fe(OH)3胶体 少数分子的集合、单个大分子 1~100 nm 均一,稳定 较稳定 能通过 不能通过 2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100 nm 不均一,不稳定 沉淀 不能通过 不能通过 分层 不能通过 不能通过 膜 扩散v 快 慢 慢 慢 要点提示 注意此处空半格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为胶体,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要点提示 注意此处空半格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可利用此现象在实验室里鉴别胶体与溶液。

(2)电泳:胶体分散质粒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胶体粒子细小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较强地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从而形成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泳现象。Fe(OH)3胶粒带正电,泥土胶粒带负电。

(3)聚沉:当向胶体中加入盐时,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分散质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种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豆浆也是一种胶体,加入CaSO4或MgCl2,可使蛋白质聚沉形成豆腐。 误区警示 注意此处空半格胶体中带电的是胶体粒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胶粒是分散系中的分散质,胶体不带电。 6.胶体与渗析

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渗析是分离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半透膜具有比滤纸更小的孔隙,允许小分子、离子透过,不允许胶粒通过。 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1.如何给氧化物分类?

思路:氧化物是元素与氧形成的只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它的分类方法受分类标准的影响可以有多种。如按照与氧形成氧化物的另一元素的类别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按与酸或碱反应是否生成盐和水,可以分成成盐氧化物与非成盐氧化物等。

探究:按与氧形成氧化物的另一元素的类别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按与酸或碱反应是否生成盐和水,可以分成成盐氧化物与非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再进一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还有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及类似于四氧化三铁的特殊氧化物。 问题 2.元素在组成物质时,是不是任意组合的?同种元素是否可以以不同形态形成多种化合物?

思路: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分子式,根据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探究:元素之间不是任意组成物质的,每种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只能与另一种或几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结合。也由此产生了化合价的概念,同种元素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典题·热题·新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只有一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B.碱只有两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强碱和弱碱,也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 C.氧化物不可进一步分类

D.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都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解析:每一类物质一般都有许多分类方法,A、B、C选项都是错误的,D正确。

3

答案:D

深化升华 注意此处空半格根据物质的类别,结合物质的分类方法逐项分析判断。误区:酸、碱、盐、氧化物分类方法不能全面的了解,以至于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2.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请选出该种物质,并把该物质和选择依据(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列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序号 (1) (2) (3) 物质 O2、H2、C、N2 Fe、Na、Al、Si NO、CO2、SO2、Fe3O4 被选出的物质 选择依据 解析:第(1)组物质可根据物质在通常情况下的聚集状态分成气体和固体;第(2)组物质可根据元素的性质分成金属和非金属;第(3)组物质可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答案: 序号 (1) (2) (3) 物质 O2、H2、C、N2 Fe、Na、Al、Si NO、CO2、SO2、Fe3O4 被选出的物质 C Si Fe3O4 选择依据 通常情况下为固体(或由单原子组成的物质) 非金属 金属氧化物 深化升华 注意此处空半格物质分类的依据不同,其分类结果就不同。对物质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①依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或原子个数进行分类;②依据物质的聚集状态进行分类;③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④依据物质的应用进行分类。物质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表格分类法等。

例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带正电)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 )

-1-1

A.2 mol·LH2SO4溶液 B.2 mol·LNaOH溶液

-1

C.2 mol·L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带负电)

解析:Fe(OH)3胶体带正电,H2SO4溶液、NaOH溶液、MgSO4溶液、硅酸溶胶中都有负电荷,都能中和Fe(OH)3胶体的电性,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生成(OH)3沉淀。但能使Fe(OH)3沉淀溶解的只有H2SO4溶液,硅酸酸性很弱,不能溶解Fe(OH)3沉淀。 答案:A

深化升华 注意此处空半格在胶体中加入酸、碱、盐等电解质溶液,或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都能使胶体发生聚沉,H2SO4溶液使电解质先聚沉,后溶解。

例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C.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解析:胶体中,分散质——胶粒分布均匀,A选项不正确;胶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

4

小于滤纸孔径,能透过滤纸,B选项不正确;胶体相对较为稳定,静置一般不分层,D选项不正确。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答案:C

深化升华 注意此处空半格根据胶体的性质判断逐项对照。容易出现的错误:认为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例5.按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依次填入四个化学方程式,要求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中必须含有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水分子入手可得到以下两组答案:

第一组:(1)2H2O电解2H2↑+O2↑ (2)H2+CuO?Cu+H2O (3)CaO+H2O══Ca(OH)2

(4)Ca(OH)2+2HCl══CaCl2+2H2O

第二组:(1)Cu2(OH)2CO3?2CuO+H2O+CO2↑ (2)CO+CuO?Cu+CO2

(3)2Cu+O2?2CuO

(4)CuO+H2SO4══CuSO4+H2O

深化升华 注意此处空半格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要求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中必须含有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解题时需要从我们较熟悉的分解反应(或较熟悉的某一物质)入手,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实现物质的转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