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滁州市开发区发展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8年滁州市开发区发展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ba0987bceb19e8b8f6ba68

轨道交通。沈抚城际铁路正式通车,沈抚两市对站点及沿线开发建设和环境整治进行了全面规划;沈铁城际铁路已全面开工建设;沈彰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高速公路。环沈阳经济区高速公路辽中至新民段全面建成通车,新民至铁岭段74公里拆迁核量工作已全部完成,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沈彰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沈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沈阳三环到桃仙机场段已全面竣工通车。

城际间快速通道。沈阳至抚顺、沈阳至铁岭、沈阳至本溪、沈阳至营口的国家级和省级的城际公路改造项目全面展开。在沈通线、沈抚大道、北102国道、沈营线等改造完成的基础上,正在加速推进沈抚二号公路和沈本公路的建设。

城际公交化。沈阳与抚顺已实现公路客运公交化运营,目前开通了三条线路,沈铁两市之间也实现了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行。在此基础上,沈阳市还开通了至鞍山、本溪、营口、辽阳4条“双休日”经济区城际公交线路。 环境治理。沈阳市与经济区各市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合作稳步推进。沈阳市与抚顺市签定了《沈抚同城化环保工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沈抚东部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同时,沈阳市大力推进辽河、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沈阳市还与经济区各市联合开展了节能减排专项治理,共同建立了环境保护信息网络化共享机制。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配置不断优化

在沈阳市的积极推动下,沈阳经济区内要素市场和社会事业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金融市场一体化。沈阳市的盛京银行已与经济区内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或城市信用社完成了股金注资工作。沈阳市还与经济区各市在资产业务合作、柜面通业务、信用卡代理、资金业务、国际业务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并正在积极推进中。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沈阳与经济区各市共同确定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审核鉴证、统一收费标准”和“互认经纪会员从业资格、互认产权交易凭证”等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目标,最终将全面实现经济区产权交易市场的一体化。

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目前,沈阳市正在积极推进跨地区商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完善经济区统一的商贸流通市场体系。沈阳市与经济区各城市共同签署了《沈阳经济区商贸流通业合作协议》,不断推进了经济区城市间商业项目的交流。同时,沈阳市还邀请经济区各市共同举办大型的商贸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促进了经济区商贸流通业的相互融合。

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沈阳市不断加强区域人才市场建设,为沈阳经济区搭建了信息集中、服务方式多元化的人才交流大平台。目前,沈阳市已牵头举办了多次“沈阳经济区大型人才招聘会”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这些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劳务合作方面,沈阳市与经济区各市成立了劳务交流合作组织,并多次共同召开经济区劳务合作双向招聘洽谈会。沈阳市积极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经济区劳务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区各市还共同建立了劳动市场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工作机制、供求信息共享机制、招聘洽谈合作机制和就业服务同城化机制,全面促进了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

房地产市场一体化。沈阳市以沈阳经济区房交会为载体,实现了经济区内房地产市场联动,举办了百姓购房节,并赴经济区其它城市巡展,在各市设立房地产办事机构咨询处。在沈阳市的积极努力下,目前,经济区八城市实现了个人异地购房公积金贷款“同城化”,沈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发放异地贷款突破亿元。特别是沈阳市公安、劳动保障、交通、建设、公积金管理等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沈阳经济区房地产市场一体化。 旅游市场一体化。目前,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大旅游圈已初步形成。沈阳市联合经济区各市推出了一批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游旅线路,联手开展宣传促销活动,联办和组团参加旅游展会,培育和挖掘共同的客源市场,打造沈阳经济区旅游品牌。还共同创意策划举办了旅游节庆和开发旅游产品活动,实现了节庆旅游资源的共享。2009年5月1日,沈阳经济区旅游集散中心正式挂牌运行,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旅游集散中心。

(四)共同举办区域大型活动,提升经济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 沈阳经济区各市通过共同举办“沈阳经济区房地产交易会”、“沈阳经济区汽车展销会”、“中国(沈阳)国际中小企业大会”等大型活动,扩大区域发展的经济外向度,全面提升了经济区的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沈阳经济区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投资的洼地。2009年,沈阳市组织沈抚、沈铁、沈本、沈辽鞍营、沈阜五大产业经济带内的相关区县(市)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及港澳台等地又集中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五)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推进速度加快,成为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已编制完成,并进入实施阶段。目前,沈阳市正在重点推进沈抚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沈抚新城的东陵产业区正在加大智能港建设,快速推进一些重点建设项目。沈抚新城的棋盘山生态区正在加快推进中旅国际小镇、泗水科技小镇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目标。沈本一体化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围绕《沈本一体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和《沈本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沈本两市正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深化区域合作。

二、2010年沈阳经济区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2009年沈阳经济区书记市长联席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以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加强区域体制和机制创新;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载体,构筑区域发展新空间;以沈抚同城化和沈本、沈铁一体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沈阳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沈阳经济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重点任务

1.全面启动沈铁、沈抚、沈本、沈辽鞍营、沈阜城际连接带的规划建设和产业布局,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沈阳市推进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建设,在城市空间发展上采取三个模式。沈抚城际连接带发展采取同城化模式,沈铁、沈本、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发展采取珠链式城镇布局模式,沈阜城际连接带发展采取区域组团式城镇布局模式。五条城际连接带要

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和城市带,成为沈阳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做好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加速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率先在区域发展、企业发展、科技研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金融、城乡统筹、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先行先试,为全面开展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奠定基础。特别是沈阳将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加速推进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沈北新区、铁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区的综合配套改革。

3.率先消除城市壁垒,大力推进沈阳经济区市场、户籍、社保、生产要素等方面一体化,促进区域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一体化。在商贸物流业一体化方面,鼓励我市商贸企业在经济区其它各市发展连锁经营,努力推进商品批发市场和大物流园区建设;在金融一体化方面,加快与周边城市的区域金融资源整合,加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旅游业一体化方面,继续整合八城市的旅游资源,共建经济区大旅游圈;在环境治理一体化方面,联手加强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共同打造沈阳经济区的碧水蓝天;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进一步消除影响人口流动的障碍,逐步实现人口管理一体化;在社会保障一体化方面,积极探索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改革,逐步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

4.加强区域交通、环保、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沈阳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继续加强经济区交通、环保、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沈阳至抚顺、本溪、铁岭、辽阳、阜新的公路网络,沈抚二号线、沈本大道2010年将全面建成通车;积极推进环沈阳经济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加快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建设,积极推进沈阳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公交化。加强辽河、浑河流域水环境整治,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快推进电信资源共享工程。

5.研究制定促进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建设的重大政策,并积极争取省和国家的政策支持。综合提出我市推进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建设的政策建议。重点研究推进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建设的贷款贴息、土地增减挂钩、财税等方面的政策建议;重点研究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新城和新市镇机构设置方面的政策建议。加强与省和国家的沟通,积极争取省和国家的政策支持。

6.加快沈抚同城化、沈本和沈铁一体化建设步伐,全面带动沈阳经济区发展建设。加快沈抚新城建设,使之成为沈抚两市产业优化承载区和创新型产业基地。要全面推进东陵产业区“中国智能港”建设和棋盘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沈本一体化。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空间布局、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要重点推进。加速推进沈铁一体化,要加快建设沈铁二号线、沈铁城际铁路,构筑区域发展新载体。

7.完善沈阳经济区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完善沈阳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特别是要策划筹备好“2010年沈阳经济区书记市长联席会议”,使之更具有战略性和实效性。要通过举办高峰论坛、专题推介、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成就和发展战略,为经济区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通过开展大型招商活动,努力培育和打造沈阳经济区战略品牌,扩大沈阳经济区国内外影响力,提高沈阳经济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推进部门、行业间开展有效的合作与对接活动,逐步消除地区间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达成新的合作协议和共识,全面促进沈阳经济区发展建设。

黄山市2009年经济开发区发展报告

作者: 地区科 来源: 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2010-1-19

我市开发区建设从2003年开始起步,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已有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1个,即安徽歙县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筹建的省级开发区6个,分别是安徽黄山经济开发区、安徽休宁经济开发区、安徽祁门经济开发区、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安徽黄山工业园区、安徽徽州经济开发区;经市政府批准,九龙机械电子产业园作为黄山经济开发区组成部分。以上8个开发区规划总面积82.16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66.86平方公里。

一、2009年我市开发区发展情况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开发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这一宏伟目标,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面优化服务环境,强力推进园区经济提速增效工程。各开发区呈现出项目推进速度加快、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经济效益上升的良好态势,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逐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特色产业的集聚区和城市发展的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