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四)语文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最新】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四)语文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dcf711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b

14.文章首尾都提到了雪和腊梅,其用意是什么?(3分)

1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吴之癯 龚自珍

癯不知何辈流,其籍吴中,大略生乾隆时,卒嘉庆时。读其言,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 其行无有畔涯,其平生甚口,其言尽口过也。 过其里之子弟曰:“若为子弟,而清淳之质亡矣。”过其父老曰:“负所见闻。”之都市,益过其父老曰:“上古饲狗之盆,万年犹不以荐器。”

之其州之大聚,曰:“州将溃。”或问之曰:“贫者诈升斗乎?富者膳飞走乎?事令长不父母乎?”皆曰:“否。”“然则州何为溃?”曰:“父老死矣,子弟不得为他日父老。”问:“何为?”曰:“无积,不以。”

读大聚之条约,则哦《礼经》之文曰:“土敝故草木不长,水烦故鱼鳖不大。” 之京师,过其郎曹曰:“古也刚愎,今也柔而愎。”过王公大人清正而俭者曰:“神不旺,不如昔之言行多瑕疵者。”

尝怒人而弗绝也,曰:“容之甚于绝之。”过愿者,诵《巧言》之五章。当此时天下闻此癯言如此矣顾癯少年受人片誉越五十年遇其曾孙于市脱百金之裘赠之亲为驾载之归舍。

龚自珍曰:“予不识癯,识其弟子,数数称慕其师。予曰:从子之师之道,逐道也。”客于门窬,逐于巷市;客于巷市,逐于州都;客于州都,逐于朝。凡七见逐,而终不怨其师。

(选自《龚自珍文选》)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京师,过其郎曹曰 过:指责 .B.事令长不父母乎 父母:父母官 ..C.尝怒人而弗绝也 怒:谴责 .

D.过愿者,诵《巧言》之五章 愿者:伪善欺世的乡愿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万年犹不以荐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然则州何为溃? 念谁为之戕贼 ..C.今也柔而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容之甚于绝之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18.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叙、赞结合的手法称颂了一位奇人,他生活在吴中,瘦不胜衣,却笃厚真率,忧国伤时,愤世嫉俗,以尖刻的言词批评官场黑暗、人情虚伪。

B.本文并没有刻意描写主人公的“清癯之态”,而是将浓浓的笔墨用于记录主人公的妙语严辞,其批评直言不讳、无所顾忌,涉及面极广。

C.本文通过描写主人公牢记别人的奖掖,几十年之后,还能礼待其曾孙一事,证明主人公的批评精神完全出自其赤子之心,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D.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与现实世界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但作者慨然引吴之癯为同道,通过叙述其特立独行的故事,跟随的弟子无怨无悔,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信念。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当此时天下闻此癯言如此矣顾癯少年受人片誉越五十年遇其曾孙于市脱百金之裘赠之亲为驾载之归舍。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读其言,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4分)

(2) 予不识癯,识其弟子,数数称慕其师(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21—22题。(7分)

山坡羊 冬日写怀(其二)

(元)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殿前欢 冬 (元)薛昂夫

捻冰髭,绕孤山枉了费寻思,自逋仙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注】①鳌:大鱼。②逋仙:曾隐居于孤山的林逋。

21.这两首元曲分别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形象(或姿态)?(3分)

22.请简析两首元曲表达的主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 23.以上三则论语比较契合道家 的政治理想。(1分)

24.有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但其意义并不单一、封闭,体现出立体、多元、开放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中的三则论语,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2)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 (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感恩节前夕,美国芝加哥一位小学女教师让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可能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

语文测试卷(四)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B【解析】粘(zhān)贴 嫔(pín)妃 外埠(bù) ...

2.D【解析】不厌其繁——不厌其烦 央央大国——泱泱大国 绊绊嘴——拌拌嘴

3.B【解析】A项:“既而”,时间副词,表不久;句中应该用“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的紧紧相接)。C项:“法制”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句中应该用“法治”(表示要根据法制来治理国家)。D项:“遗世独立”指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4.A【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是“学习主题的设置应与领导层治国理政的思路相吻合”。C项:搭配不当,“多达300页左右”表述有误,“达”后面应该跟确定的数字。D项:句式杂糅,应是“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或“此次太空授课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

5.【参考答案】农业部官员称长江生态系统崩溃,水电专家否认。 6.【参考答案】却吟落了一段哀怨 却饮尽了一丝苦涩

7.【参考答案】主要内容:一只收拢翅膀的鸟静静地站在沙地上,但它投在地上的影子却展开了双翅,仿佛要振翅高飞。启示:脚踏实地,方能放飞理想。或: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C【解析】LADEE任务只是“可能预示着NAS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这是外界的推测,而非LADEE此行肩负的主要任务。

9.D【解析】D选项将“月球侦察轨道器”与“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混为一谈。

10.【参考答案】LADEE项目预示着NASA未来建造星际宇宙飞船的新模式。(1分)LADEE项目将能使传输速率猛增,为日后的星际间高带宽通信埋下伏笔。(2分) (二)(20分)

11.【参考答案】引出下文对腊梅的描写,并与第六段的内容相呼应,说明只有亲身经历了,方能领悟人世间真正的美。

12.【参考答案】作者在这段描写雪中腊梅的文字中,不仅调用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等方面的感觉写雪花,还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绽放的腊梅花与我相同的感觉,使我在雪中赏花时达到了与腊梅融为一体的境界。

13.【参考答案】树冠不大,但枝条虬劲婆娑;充满勃勃的生机;落下的梅花依然香如故;没有花的腊梅树叶有着彰显生命魅力的绿色;劫后余生的腊梅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14.【参考答案】腊梅在风雪中能绽放生命之美,作者借此表明自己也会战胜困境(疾病),珍爱生命。

15.【参考答案】本文通过描写雪中绽放的腊梅、凋谢风干的腊梅、孕育花苞的腊梅和劫后余生的腊梅,表达了作者对腊梅超凡脱俗、顽强品质的赞美,抒发了对曾以腊梅晓喻自己生命哲理的父亲母亲的怀念之情。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