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39物质的检验制备主观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39物质的检验制备主观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f39e8a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2a

专题39 物质的检验、制备(主观题)

1.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已知无色气体B能形成酸雨。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检验黄色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无色气体B通入黄色溶液A中,发现溶液变成浅绿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_________

3+3+

+SO + 2H 2Fe溶液,若变血红色,说明存在 取少量黄色溶液,滴加KSCNFeO=【答

2222+2-+

案】FeS存在

+SO + 4H2Fe【解析】(1)X的化学式是FeS; (2)黄色溶液中的金属阳

4

2

3+

离子是三价铁离子,故检验方法是取少量黄色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变血红;Fe 色,说明

+2-2+3+

O=2Fe+SO+4H。中,将无色气体B通入黄色溶液A发现溶液变成浅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422

2Fe+SO+ 2H(3)。为探究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5HOX2.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组成类似于结晶水合物(如CuSO、白色沉淀A1.344L(标准状况下)气体如下实验:取1.97g固

24

体X,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得到常用作耐,固体C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将沉淀B过滤洗涤后灼烧,得到0.40g固体CB,气体 。请回答:白色沉淀高温材料;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D ;1)X中四种元素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X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的浓溶液涂于氯气管道上,利用反应中产生白烟这一现象来判断管道是否漏气。请(3)工业上常将气体A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Cl+N+8NH+2NaOH·6NH=Mg(OH)↓+6NH↑+2NaCl 3Cl=6NH、、【答案】MgCl、NH MgCl

23234322

、白色沉A1.344L(标准状况下)气体,加入足量氢氧化钠

溶液并加热,得到)取【解析】(11.97g固体X过滤洗涤后灼烧,0.06molA,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是氨气,物质的量是;将沉淀BB淀是氢氧化镁;在滤液B,0.01mol是氧化镁,物质的量是C常用作耐高温材料,C,固体C固体0.40g得到.

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白色沉淀D,D是氯化银,物质的量是0.02mol。所以X中四种元素是Mg、Cl、N、H,其中氢元素的质量是1.97g-0.24g-0.84g-0.71g=0.18g,物质的量是0.18mol,因此Mg、Cl、N、H的原子个数之比是1:2:6:18,因此X的化学式为MgCl·6NH; (2)X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MgCl·6NH+2NaOH=Mg(OH)↓+6NH↑+2NaCl。

32

3322

(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氨气氧化为氮气,同时生成氯化氢,氯化氢与过量的氨气反应

生成氯化铵而冒白烟,所以工业上常将气体A的浓溶液涂于氯气管道上,利用反应中产生白烟这一现象来判断管道是否漏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8NH=6NHCl+N。 3.亚硝酸钠在食

2243

品工业常用作肉类的发色剂,有一定的的氧化性,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一种模拟工业用纯碱溶液吸收氮氧化物制备NaNO的实验装置如下:

2

已知:NO+NO+2NaOH=2NaNO+HO,2NO+2NaOH=NaNO+NaNO+HO

2222232

回答下列问题:

2

(1)若当反应时NO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通入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

2

后A中溶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及干燥得到产品。

甲同学取少量的产品溶于水并用稀盐酸酸化,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得出产品为NaNO。乙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现有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和 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

2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_____ mol/L。

--

m=________。的物质的量之比NO和NOn∶)=1②若所得溶液中c(NO)∶c(NO∶9,则原混合气体

232

中产品中若含 ) 将NO氧化,确保被完全吸收 +Na【答案】NO+NOCO=2NaNO+CO安全瓶(防止倒吸

23222

m?n 3氧化为I∶ 2 ,在酸性条件下NaNONO也可将I

--

233

V

【解析】 (1)NaCO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产生NaOH,使溶液显碱性,结合信息①方程式可得若当反应时NO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NaCO=2NaNO+CO ;

32

223222.

(2)在装置A中用纯碱溶液吸收NO、NO的混合气体制取NaNO,由于氮氧化合物会造成大气污染,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因此可利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吸收,为防止在用NaOH溶液吸收时,

22

由于气体溶解导致导气管中气体压强过小而引起倒吸现象的发生,可以安装一个安全瓶,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进入反应装置A中;

根据题目已知的反应方程式可知:若n(NO):n(NO)≥1:1时,气体可以完全被吸收,若NO的物质的量比NO多,会有NO逸出,若再向装置C中通入O,就可以将NO氧化为NO,而被NaOH溶

2

液充分吸收。即装置C中通入O的目的是将NO氧化,确保被完全吸收; (3)A中反应后的溶

222

2

液中含有NaNO、NaNO,甲同学取少量的产品溶于水并用稀盐酸酸化,用湿润的KI淀粉

32+-

起HNO、

NO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就得出结论说产品为NaNO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H的作用,具有强

323

的氧化性,也可以将KI氧化为I,而使淀粉试纸变为蓝色; (4)①用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

2

322

吸收n mol NO和 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反应后产生NaNO、NaNO,根据物质组成,结合元素守恒,可知n(NaOH)=n(NaNO)+n(NaNO)=n(NO)+n(NO)=(m+n)mol,根据物质的量

223

????mmnmol?n?n?的;所以若气体完全被吸收,溶液中含有的NaOH=浓度定义可得

2

c(NaOH)=mol/L

浓度最小为 VVLV??mn?mol/L;

222

V②

设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的物质的量n和m, NO+NO+2NaOH=2NaNO+HO, 1 1 2

mmol mmol 2mmol

2NO+2NaOH=NaNO+NaNO+HO, 2 1 1

2232

n?mn?mmolmol (n-m)mol 22m??mnnmol 。m=3:2,解得c(NOc(NO):)= ]mol=1:9n:所得溶液中[2m+ : 224.硫酸铁铵[NHFe(SO)·xH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

--23

究采用废铁

2244

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分批加入HO,同时为了_________________,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2222

(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 ℃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3+2+

Fe水解全部氧化为Fe;不引入杂质 防止 C 【答案】碱煮水洗 加快反应

热水浴将FeO

12H)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NHFe(SO?)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

2424

污,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所以工业上常常用热1【解析】( 的碳酸钠溶液清洗,即碱煮水洗;℃,由于保持温度比较恒定且低于水的80~95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保持;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硫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沸点,故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热水浴) 氢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可以加装倒置的漏斗,故选择C装置;,不会引入新的杂质,OO的还原产物为H,且可以将HO(3)步骤③

3+2+

中选用足量的H,OFe氧化为FeH

22222223+2+

本身易分解,所以在加入时需分量加入,同故理由是:将

Fe全部氧化为Fe,不引入新的杂质。因为HO 0.5pH时为了防止Fe水解,溶液要保持小于; ;)

223+

为了除去可溶性的硫酸铵、铁离子等,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4(.

(5)设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NHFe(SO)?xH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6+18x,1.5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424

为1.5×18=27,则27/(266+18x)=5.6%,解得x=12,则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

2424

NHFe(SO)?12HO。 5.NVCO{化学式可表示为(NH)[(VO)(CO)(OH)]·10HO}能用于制取VO,实验室可由VO、NH·2HCl、(1)原料NHHCO中

343-7

4d22b32c42a5

NHHCO为原料制备NVCO。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HCO。

34-

。该温度=9.55×10相似,25 ℃时,K的盐酸盐。已知NH在水中的电离方

14442223++

式与NH·2HCl(2) NH是NH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填数值)NH。 下,反应NH+H

3

5224

(3)

为确定NVC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130 g样品与足量NaOH充分反应,生成NH 0.224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②另取一定量样品在氮气氛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解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确定NVCO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

--7

O

]·10H(CO)(OH)[(VO)CO+OH 9.55×10 (NH+H【答案】HCOO)H应离子方程式为HCO (1)HCO水解生成H+OHHCOCO; 和OH【解析】

23332596424----

+HO,水解反

2333223-+

(2)+OHNH,反应联

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NH+HO

24522

??HcNK10?9.55

+

?7

5217++

? +HNHK=NH的平衡常数=9.55×10=;

K+?14HccHN1?10w42

??

5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