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新北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15dfa201f69e31433294e0

小学数学导学案xiaoxueshuxuedaoxuean

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导学案

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第三课时 正比例(“试一试”)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必须符合的条件。 2、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好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难点: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知识链接】

1、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符合几个条件?

2、判断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正比例。 ① 圆的周长和直径( ); ②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 【合作探究】

1、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一下。 我们不妨举例试试:

2、写出下表中面积与半径相对应的数的比,(单位:厘米),并求出比值。

半径 1 2 3 4

面积 3.14 12.56

3、写出计算公式,s=πr 2,用判断的条件试试。s是随着r的变化而变化, s与r 2的比值是固定不变的,所以,s与r 2是成( )比例。而 s与r的 比值是r,r是变量,所以s与r是( )比例。

4、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把表填写完整。说说他们的年龄成正比例 吗?为什么? 乐乐的年龄(岁) 6 7 8 9 10

爸爸的年龄(岁) 32 33

把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对应的数写成比,这些比的比值是( ),所以乐乐和 爸爸的年龄是( )比例的。 【自主尝试】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和长; 2、圆柱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半径。 【精要点拨】

首先找出要判断的是两种量,再判断这两种量的商或比值是不是不变的。 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圆柱的体积÷底面半径=圆周率×底面半径×高

( )正比例 (一定) ( )比例 (不一定)

【方法宝典】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首先判断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再判断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最后判断出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当堂检测】

1、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与钱数如下表。 份数 钱数(元)

⑵ 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⑶ 订阅的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判断下面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为什么?

⑴ 一个加数不变,和与另一个加数( )。 ⑵ 三角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积和高( )。

在本课学习中,我的表现是: 认真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 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 15 2 30 3 45 ? ? ⑴ 写出几组对应的钱数与份数的比并求出比值。

小学数学导学案xiaoxueshuxuedaoxuean

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导学案 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第四课时 画一画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

1、通过“画一画”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

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量的 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正比例图像,了解正比例图像的特点。

难点:能借助图像根据一个量找出另一个量的值。

【知识链接】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① 每框苹果个数一定,运来的苹果框数和苹果总个数( ); ②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 2、用数对形式表示出下面各点的位置。 A( ),B( ),C( )。

【合作探究】

1、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看电影的人数与所付票费如下表。 人数 0 1 2 2 4 3 6 4 5 6 7 8 ? ? 票费(元) 0 把上面的表填写完整,并判断看电影的人数与所付票费是否成正比例。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教材第44面左下图中描出各点,连接各点,你发现了 什么?

3、画好图后,从表中找到8人对应的票费是( )元,小明说(100,200) 也在这条线上,你认为他说得( ),书上图中A点表示有( )人看电影, 要付的票费是( )元。

【自主尝试】

李师傅每时加工30个零件。

(1) 按上面的工作效率完成下表。 工作时间/时 1 2 3 4 5

工作总量/个 30 (2)根据上表在方格纸上描出各点。 (3)4.5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4)加工165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精要点拨】

根据表中数据描出点后连线,可发现这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表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在这条直线的横轴上找到4.5小时,过这一点作横轴的垂直线,过垂线与刚才所画的直线的交点,作纵轴的垂线,垂足对应的数值就是4.5小时加工的零件数了。第(4)小题,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你试试看。

【方法宝典】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o的直线,从图像中可以看到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可以不用计算,由一个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当堂检测】

一辆汽车每时行驶70千米。 (1)根据上面的速度完成表格。

时间(时) 1 2 3 4 ? ? 路程(千 (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时间与路程成什么 米) 比例。

(3)把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画在方格纸上。 (4)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

在本课学习中,我的表现是: 认真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 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