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45571da76e58fafab003c5

A.直方图 B.折线图

C.根据频率分布图说明销售人员获得订单金额分布属于哪一种类型? (3)绘制一条累计频数曲线,并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A.有多少销售人员获得6000英磅以上(含6000英磅)的订单; B.有多少销售人员获得4000英磅以下(含4000英磅)的订单; C.与原始数据对比,利用累计频数曲线图回答以上问题的准确性如何?

习题参考答案选答(偶数题目) 一.填空题

2.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4.全面.非全面

6.工业企业全部职工.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每一个工业企业; 8.非全面.总体数量; 10.调查方案; 12.重点调查; 14.人.户.户.户; 16.组限.组中值; 18.10;

20.重叠.上限.上限不在内; 22.统计分组.选择分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

2.B 4.D 6.D 8.B 10.B 12.B 14.C 16.D 18.A 20.B 22.C 24.B 26.B 三.多项选择题

2.ABCE 4.BCE 6.ABD 8.ABCE 10.AD 12.CD 14.BDE 16.AD 18.ABD 20.BD 22.AD 24.ABDE 26.ABE 四.判断题

2.× 4.√ 6.√ 8.√ 10.× 12.× 1 4.× 16.√ 18.× 20.× 22.× 五.简答题

2.见本章教材统计调查的种类。

4.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1)它们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

第一章

25

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两者可以互相变换。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表现在: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应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的联系表现在: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两者是一致的。 6.见本章教材统计调查方法。

8.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或某些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统计方法叫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按标志的性质可分为品质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 统计分组按标志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不同可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10.第一步:对资料进行分析:A.计算全距(R);B.变量的性质;C.变量值变动是否均匀。 通过全距的计算以及变量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来确定编制单项数列还是组距数列,根据变量值的变动是否均匀确定编制等距还是异距数列。

第二步:在编制组距数列时,还需确定组距和组数,其原则是能真正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 第三步:确定各组的组限。离散型变量的组限可不重叠,连续型变量的组限必须重叠。 第四步:将总体各单位分布到各组.计算次数.颁率.变量数列就编制而成。

12.上限不在内原则是 指当变量数列组限采用重叠分组时,有一个上.下限归入哪个组的问题。一般地,对选用变量值越大越好的指标的分组应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即每组的上限所对应的单位数不计入该组内,而下限在内,如某班某学生考试成绩正好60分,则该学生应放在60-70这组,而不应计入60以下这组。

六.计算题 2.解:

向上累计频 产值计划完成% 企业个数(个) 频率% 频数 频率% 频数 频率% 向下累计 第一章 26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150-160 合计

频率% 33 30 25 20 15 10 5

2 3 10 11 8 3 2 1 40 5 7.5 25 27.5 20 7.5 5 2.5 100 2 5 15 26 34 37 39 40 5 12.5 37.5 65 85 92.5 97.5 100 40 38 35 25 14 6 3 1 100 95 87.5 62.5 35 15 7.5 2.5 计划产值完成% 80 90 100 110120130140150160

4.解:“工人看管机器台数”是离散型变量,变量值变动范围很小,应编制单项式数列。编制结果如下:

看管机器台数 2 3 4 5 6 工人数 6 7 1 2 1 工人数的比重(%) 22 26 1 7 4 第一章 27

合 计

27 100 6.解:(1)“学生考试成绩”为连续变量,需采组距式分组,同时学生考试成绩变动较均匀,故可用等距式分组来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考试成绩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 计 学生人数(人) 3 6 15 12 4 40 比率(%) 7.5 15.0 37.5 30.0 10.0 100.0 (2)分组标志为考试成绩,属于数量标志,简单分组:从分配数列中可看出,该班同学不及格人数和优秀生的人数都较少,分别为7.5%.10%。大部分同学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说明该班同学成绩总体为良好。

考试成绩一般用正整数表示时,可视为离散变量也可用单项式分组,但本班学生成绩波动幅度大,单项式分组中能反映成绩分布的一般情况,而组距分组分配数列可以明显看出成绩分配比较集中的趋势,便于对学生成绩分配规律性的掌握。

第一章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