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70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升级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70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4eea549ec3d5bbfd0a74d8

关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规定和意见

各院(部):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人培方案”)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具体体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校决定在认真研判我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最新形势、理念、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我校建校以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的成绩和不足,认真做好专业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实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升级,为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凝练人才培养特色奠定基础。现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提出以下规定和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 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结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2012年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关于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等文件精神,按照我校因材施教、顺势成才、夯实基本知识、夯实基本技能、夯实基本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

二、基本原则 (一)“职业导向的原则”。坚持以职业为导向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根本属性。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经济结构经历深刻调整、新技术革命带来全方位变革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深刻挑战的情况,既要主动适应区域发展、行业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也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要通过区域、行业、院校、毕业生等方面的调研,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4754-2002)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等,明确本专业适应的职业和职业岗位(群),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二)“能力本位的原则”。正确处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三者间的关系,基本能力(技术技能)的培养是中心,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要围绕基本能力(技术技能)展开。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把行业技术标准、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资格教育有机结合。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等同于纯粹操作技能,不仅让学生对某种技术具备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还要使他们经历持续改进或创新现有产品的工艺、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完整技术及活动过程。学生经过训练

1

养成技术素养,具有对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艺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完善认识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四)“整体优化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和谐一致;注重基本学业标准和学生个性特长相得益彰;注重就业竞争力与职业生涯发展的相互结合。要兼顾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校内办学基本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中厂”、“厂中校”的优势互补合理利用,并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时的规范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五)“突出特色的原则”。特色可以体现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含考核)的方式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条件与保障等各个方面。学校提倡开设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我校特色的教学试验班、特色班。

(六)“与时俱进的原则”。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和地方经济等领域的变化和成就,高职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经验,注重课程体系的特色性和时代感,特别是与云计算、大数据为平台的电子商务、以射频技术为手段的物联网、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创建“互联网+教学”新模式。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内容、结构及要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基本內容和结构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规划。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素质拓展目标与活动设计、专业教学所需要的支撑条件、教育教学进程与时间安排、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等部分。

与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还确立了专业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支撑条件,设计了专业教学主渠道外的各种素质拓展活动,是一个涵盖了教育教学全部活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1)指导思想;(2)培养目标与规格;(3)培养模式;(4)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或课程标准;(5)素质拓展活动技能活动和特长与创新活动模块设计;(6) 教学环节、学分与教学进程; (7)毕业标准;(8)对专业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的要求;(9)对专业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的要求;(10) 专业教学考核、评价和管理;(11)附件:人

2

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新开设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专业调研论证报告。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专业特点,符合职业性、针对性的要求。培养目标要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除了最基本的大学生素质要求,如道德品质、身心素质、职业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外,应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

2. 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第二,必须掌握和具备的基本知识及能力 ;第三,人才培养面向的产业或行业,能够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第四,人才的层次和类型。

(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其要求 1.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具体标准。通常以较为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描述,包括通识知识和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拓展知识和专业拓展能力三部分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为简便起见,可以用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来简称。在简称中,能力是综合性的,是指人们从事一种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涵盖了知识、技能、素质等综合性的要求。

2.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首先要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共性要求,系统设计好通识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同时要在对职业岗位(或典型工作任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确定以下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一是专业知识和能力,即胜任某一(或几种)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综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专业拓展知识和能力,即从事相近专业或跨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3.通识知识和通用能力的内涵

通识知识,是指专科层次的高职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知识。

通用能力,是指专科层次的高职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能力。

4.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内涵

专业知识是指所学专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知识。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所需要具备的身心力量和本领。 5.专业拓展知识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内涵

专业拓展知识和专业拓展能力是指为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宽度和深度上、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上的拓展,使其具备一定的跨

3

岗位工作和职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要求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狭义的人才培养模式仅指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成熟、稳定、系统的方式方法的体系和框架。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指狭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当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流,但其形式多种多样。我校原则上采取“2+0.5+0.5”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2+0.5+0.5”既表示教学单位时间,又表示不同的教学地点——学校和企业,在校3年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学校和企业、学习和工作之间的交替,即:2年在校学习,0.5年的教学实习和0.5年的顶岗实习。 (五)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内涵及要求

1.课程内涵 (1)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学习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教学科目,通常取其广义的定义。课程可以分为学术导向课程和能力本位的课程,高职院校较多采用的是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

(2)工学结合的课程

工学结合的课程是指将从事某种(或几种)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态度和责任感等融入相应的学习活动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融合成一体的课程,其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的内容,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结合课程的具体类型很多,我校主要推行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形式有“双证”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等。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证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相融通的课程。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项目为单位来组织教学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来形成专业教学单元的课程。

学校各专业都必须按照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进行课程建设,暂未进行整体课程改革的专业,若有相应证书要求,则必须实行“双证”课程。

2.课程体系及建构要求

课程体系是指各专业所开设的各类课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结构 关系与合理比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根据职业技术领域、岗位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排序。

课程体系应目标统一完整、上下左右关系明确,课程既有所分工、有所侧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