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习题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财习题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935fa9284ac850ad024259

A.库存材料 B.发出商品 C.低值易耗品 D.工程物资 【答案】 ABC

【例题2】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2006年考题)

A.32.4 B.33.33 C.35.28 D.36 【答案】D

【例3】商品流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吨为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为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假如该存货截止当期末售出了30%结存了70%,该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的处理如下:

例3中的企业是商业企业,

则存货的初始入账成本=1200×5000=6000000(元) 借:原材料 6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4200(=1020000+60000×7%)

待摊进货费用93800(=60000×93%+20000+18000) 贷:银行存款 7118000

假如该存货截止当期末售出了30%,结存了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8140(=93800×30%) 贷:待摊进货费用 28140

借:原材料 65660(=93800×70%) 贷:待摊进货费用 65660

【例题5】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A. 库存商品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用 B.存货采购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发生的净损失 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答案】CD

【解析】存货采购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发生的 净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 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50 B.51.81 C.52 D.53.56

答案:D【(2060×50+3500+620)】/(2060-60)=53.56(元/公斤)

【例题6】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

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2007年考题)

A.144 B.144.68 C.160 D.160.68 入账价值=A=140+4=144

【例】某批发公司2010年4月初A类商品库存50000元,本月购进5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111000元,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为1000元,上月

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0%,本月已销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如下:

本月销售净额=111000-1000=110000元 销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

本月销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

库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

【例】.甲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2008年3月,月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21万元,销售总额为30万元,本月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为31万元,售价总额为50万元,本月销售商品的售价总额为60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甲公司2008年3月销售商品和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率=(21+31)/(30+50)=65% 本期销售商品实际成本=60*65%=39(万元) 期末结存商品实际成本=(80-60)*65%=13(万元)

例如,某企业持有120 000台产品,其中100 000台有销售合同,每台合同价格1 000元,市场销售价格950元,假设销售一台产品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合计20元,则该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分为两个部分计算: 有销售合同的部分,

可变现净值=100 000×1 000-100 000×20 =98 000 000(元) 无销售合同的部分,

可变现净值=20 000×950-20 000×20 =18 600 000(元)

【例题8】A公司某项库存商品2008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为21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2009年1月20日,A公司将上述商品对外出售,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万元,收到款项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出售商品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210 贷:库存商品 210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

【例题9】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2006年考题)

A.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D.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答案】C

【例题10】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390万元,

其具体情况如下:

(1)A产品100件,每件成本为10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4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1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

A产品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0.2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5万元。

(2)B配件50套,每套成本为8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40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5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50件A产品。B配件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9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加工成本2万元。

2008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要求:编制2008年12月31日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A产品:

有销售合同部分:

A产品可变现净值=40×(11-0.5)=420(万元),成本=40×10=400(万元),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超过合同数量部分:

A产品可变现净值=60×(10.2-0.5)=582万元,成本

=60×10=600万元,这部分存货需计提跌价准备18(万元) A产品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30-20)=8(万元) (2)B配件:

用B配件生产的A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用B配件生产的产品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配件可变现净值=50×(10.2-2-0.5)=385(万元),成本

=50×8=400(万元),B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400-385=15(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3 贷:存货跌价准备——A 产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