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a29e1dc5da50e2524d7ffd

先秦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 》),所收的诗歌上起周初,下讫春秋中叶,均系以( )为主的抒情作品。

2.将秦至东汉建安以前的文学作为( )的发轫期,主要是因为我国文学从自发走向了( )。 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 )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 )而抑制个体的。 4.上古时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有(《 》)和楚辞两部,具有不同程度文学成分的作品,则有( )、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5.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庄子》和(《 》)。前者想象丰富,后者叙述婉委,兼擅( ),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

6.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 )、( )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7.《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 )国风,雅分为大雅和(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9.《国语》全文七万多字,以( )为主,在记事上更重( ),所以文学成分有所增加。 10.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上。

11.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所收集的诗歌上起( )。下至春秋中叶,均系以四言为主的( )作品。

12.我国文学进入( ),是从建安期间( )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诗赋欲丽”开始的。 1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法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 )的,只有杨朱.( )中的庄子一派注重个体的。 14.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 》)和《战国策》。前者( ),文字奇姿,后者叙述婉委,兼擅铺陈,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

15.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禹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 ),前者是( )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16.《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 )和小雅,颂分为(《 》)、《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17.在《诗经》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有五篇歌咏( )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分别指的是《大雅》中的(《 》)、公刘、《绵》、《皇矣》、《大明》。 18.在先秦诸子散文中,(《 》)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仅次于《庄子》,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叙事.( )两个方面上。

19.《九歌》中涉及神.(鬼)人之恋的作品,以(《 》)、(《 》).《少司命》的《山鬼》最为突出。

20.《诗经?卫风?硕人》诗集中与了女性之美,有“螓首蛾眉”的句子,用当时人常见的螓和( ),来具体比喻其头部和( )。 21.上古文学,一般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时代里的文学,最晚的两位大作家( )和( )则生活于战国后期的楚国。

22.由于自然条件的艰难困苦,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重( )而( )的态度。

23.上古时期的诗歌作者,就其认识来说,一类是把诗歌作为( )工具,一类是强调诗歌的( )。

24.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 )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 )的英雄。 25.《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 》)和(《 》)三部分。

26.上古文学,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时代里的文学,其现在的最早的作品出现于( ),最晚的屈原.宋玉则生活于( )的楚国。

27.重实际而轻玄想的态度,直接作用于上古文学,特别是《诗经》,就少有了( )的成分,同时也造成了( )的不发达。

28.为了获得别人的理解,诗自应写得显豁。因而,先秦时期的许多诗歌在表达上都注重( )而避免( )。

29.《诗经》的第一篇作品为(《 ? 》),而《诗经》中时代最晚的作品当为(《 ? 》)。 30.在先秦诸子散文中,(《 》)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仅次于(《 》),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上。

31.屈原在表述感受.追求直观性时,已经离开了以选择自然.现成的东西为主的方式,进行再创造,所凭借的则是( )和( )。 32.在留存下来的商代和周初的文献中,( )、( )的观念是十分突出的。

33.在先秦时期的其他哲学著作中,除了(《 》)以外,都是论述实际以( )来表述某种观点的。

34.根据现有的资料,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是( ),所以,文学从产生之日起就跟人的本性以及由此派生的人的( )联系在一起。

35.在汉代,无论是今文经学,还是古文经学,都将《诗经》作为政治.伦理的工具,因而有诗之六义说风、( )、颂、赋、( )、兴。 36.在屈原的(《 》)和宋玉的(《 》)作品中,抒写主观感受时,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方式是幻想虚构。

37.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 )、墨家.法家的以老子为代表的( )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 38.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修正了汉代许慎关于汉字六种构成方法的学术观点,认为古文字基本上( )、( )假借三种类型。

39.《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 )的文化,但已经受到了( )的影响,主要的代表作家为屈原和宋玉。

40.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 》)、(《 》)《庄子》.《淮南子》等书中,前三种出于战国时期,后一种出于汉代。

41.中国向来重视历史,很早就有史官。我国最早的史书是(《 》)和《春秋》,前者记言,后者( )。 42.在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以( )作为说理的辅助手段,运用得好的,实以(《 》)为最早。

43.以( )作为标题的,实始于荀况。他的赋篇,包括( )、知、云、蚕、针五节。 44.汉代诗歌有了新发展,在逐渐增加( )中描写客观景物的基础上,出现了( )。 45.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 )法家的以( )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 46.《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作家为( )和( )。 47.现今所见的《诗经》共有( )篇作品,另个在小雅中有六篇有目无诗,文学史上称为( )。 48.中国向来重视历史,很早就有史官。我国最早的可确定的史书是《尚书》和(《 》),前者( ),后者记事。

49.在先秦的( )和历史散文中,以寓言作为说理的辅助手段,运用得好的,实以(《 》)为最早。

50.自汉代起,中国的诗歌出现了抒情.( )分流的新局面,但在整体上,仍然是以( )为主。

51.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法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只有( )和道家中的( )一派注重个体的。

52.《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文化,同时也受到了中原地区( )文化的影响,主要的代表作家为( )和宋玉。

53.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淮南子》等书中,前三种出于( )时期,后一种出于( )。

54.《诗经》按其音乐性质,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 )、( )、颂三大类。

55.在先秦的诸子散文和( )中,以寓言作为( )的辅助手段,运用得好的,实以《孟子》为最早。

56.今天所知的集中的收载屈原、宋玉作品的最早的书籍是西汉后期( )所编的《楚辞》,东汉时王逸为其作注,即传世的(《 》)。

57.《 》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58.《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59.“春秋三传”指《________》、《公羊传》、《谷梁传》。 60.《齐恒晋文之事》记述了孟子同________的谈话。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于屈原的《________》。

62.先秦开创的历史散文,到汉代,其主流发展成为以( )为中心的传记文学。 6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出现在( )时期。

6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诗歌_______________篇(不包括笙诗)。 65.《春秋》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体史书。

66.历史上最早为《楚辞》作注解的著作是东汉时_______________的《楚辞章句》。 67.《史记》记事,上起自_______________,下至武帝太初年间。 68.《春秋》是东周时期( )国的编年史。

69.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作是《孟子》和《 》。 70.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杂家的著作有《 》。

71.《诗经?大雅》中的周部族史诗,写武王灭商的是《_________》。 72.《尚书?周书?无逸》,相传是_________告诫成王之辞。 73.《战国策》一书由_________定名。

74.《楚辞?招魂》一般认为是招_________之魂。

二.选择题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 )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 B.不同的时期 C.音乐的性质 D.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 A.孔子的中心思想 B.墨子的中心思想 C.孟子的中心思想 D.庄子的中心思想

3.《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莎鸡”是 A.公鸡 2.蝉 C.蝗虫 4.纺织娘 4.“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5.《国语》:“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这里的“王”指 A.周平王 B.周幽王 C .周厉王 D.周成王 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洪兴祖 B.刘向 C.刘安 D.王逸

7. 代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 A.庄子 B.盂子 C.苟子 D.韩非子

8.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 )。 A.祝 B. 史 C. 小臣 D. 巫

9. “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A.《山海经》 B.《吕氏春秋》 C.《淮南子》 D.《说苑》 10. 《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 A.西周初年至战国 B.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C. 春秋至战国 D. 整个周代

11. 先秦历史散文中对后代辞赋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12. 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孟子

13. 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 )。 A.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B. 以朝代更迭为中心

C.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D. 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

14.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 )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 B.不同的时期 C.音乐的性质 D.篇幅的长短

15. “变穷巧于台谢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见于 A.《二京赋》 B.《归田赋》 C.《刺世嫉邪赋》 D.《述行赋》 16.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 A.《诗经》、《论语》、《春秋》 B.《春秋》、《诗经》、《论语》 C.《诗经》、《春秋》、《论语》 D.《春秋》、《论语》、《诗经》 17.《荀子》的文章多为( )。 A.论辩体 B.对话体 C.语录体 D.专题论文

18.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 ) A.宗教说 B .游戏说 C .模仿说 D.宣泄说 19.《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 A. 南、风、雅 B. 风、雅、颂 C. 雅、颂、南 D. 颂、南、风 20.《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 A .哲学散文集 B. 历史散文集

C. 文学散文集 D .艺术散文集 21.《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先秦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22.《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