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门户网站的调研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关于政府门户网站的调研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ac4e6ba417866fb84a8e9a

关于政府门户网站的调研报告

[摘 要] 政府门户网站,是指一级政府在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与业务应用,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中央政府和各个地方政府的网站建设各有特色,文章就中央人民政府网站、首都之窗、中国上海三个门户网站进行比较,试分析其完善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关 键 词] 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导航 信息检索

1 门户网站的概念 1.1一般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的概念诞生于网络经济发展初期,主要是指通过一个网站提供信息内容、电子邮箱、搜索等全方位的互联网服务,基本满足网络用户的所有需求。传统门户网站如网易、搜狐、新浪等,一直在试图凭借流量优势,包揽包括新闻、在线游戏、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网络业务。

1.2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门户网站,是指由政府部门统一建立的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统一的对外窗口,它通过高速接入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为公众、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操作方便与快速的信息指引和在线服务。在信息膨胀的当前社会,网络成为重要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手段,而政务信息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对象和产出,为保证其能有效地服务于群众,也需要通过网络及时地与外界环境联系。此时,政府门户网站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门户网站这个平台,群众可以充分了解政务信息,提高其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也能够将问题反映给政府,提高政府的办事能力和效力,将公众和政府真正发展成为互动的关系。 1.3认识政府门户网站,必须明确:

(1)政府门户网站有赖于各政府部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条件。但是,这种基础条件并不一定要求各政府部门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只要具备完善的内部办公与业务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即可。

(2)政府门户网站不仅是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和业务处理平台,而且也是知识加工平台、知识决策平台、知识获取平台的集成,它使政府各部门办公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更加流畅,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加工而使零散的信息成为知识,使相关人员能够在恰当的时间使

用恰当的知识,为行政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和知识支持。 (3)后台整合是政府门户网站区别于其他网站的关键所在。

与互联网门户网站和企业门户网站不同,政府门户网站具有两种“前台—后台”关系。 第一种是双重的“前台—后台”关系,即:门户网站作为连接所有政府网站的前台,并不直接面对各政府机构的业务职能部门,它只是作为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快速便捷地为客户找到办理相应业务的政府网站,这是第一重“前台—后台”关系;在此基础上,客户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政府机构的网站直接面对业务职能部门了,在这里,政府网站与其职能部门之间构成了又一重“前台—后台”关系。

第二种是单一的“前台—后台”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客户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即可直接进入业务办理程序,客户无须与具体的政府机构(网站)打交道,也不用知道自己是在与哪个政府机构打交道。此时,客户似乎在通过这个门户网站面对一个“超级政府”,因为人们通过这个门户网站可以办理更多的业务。

政府门户网站同一般的政府网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非所有的政府网站都是门户网站,但所有的政府门户网站都是政府网站。而且,网络意义上的“政府”已是一种超乎传统概念的虚拟化的“超级政府”。

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与地方政府门户网站

(1)就具体功能来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主要是向全社会甚至是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政府形象,让人们能够对中央政府的基本情况有个切实的理解和认识;向公众提供全面、系统、权威、详实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政府文件及其准确的解读和分析等,让社会有法可依;作为中央门户,向人们提供接入所有中央政府机构和省级地方政府的平台和通道;根据特定内容,向公众提供专门的服务。而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是直接面向本地社会公众处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那些事务,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搭建虚拟平台。

(2)就体系结构来说,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本级政府内网门户、行政服务中心以及服务提供方式和渠道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是提高电子政务效能的关键环节。在这个体系中,存在着三层前台-后台体系,即社会公众—门户网站、门户网站—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内网门户和政府职能机构。但是,就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而言,这种“电子政务前台-后台服务体系”以及前台-后台关系是不明确、不完整的。比如,由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通常并不直接面向公众办理具体事务,

因而在其前台-后台服务体系中就没有行政服务中心,也就没有前面的三层前台-后台体系。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相关的前台-后台关系,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机制或规定做法,并不一定要有实体机构。因此,对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前台-后台关系做过多的设想是不切实际、也是没有必要的。

3 政府门户网站比较 3.1 排版模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显得整齐划一,栏目设置合理,首页左右两边分布各个板块,热点专题、网站导航、信访之窗、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服务专题、主题服务等等,中间就是对各个专栏的详细信息介绍,公众打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第一感觉就是清晰,只要明确自己需要哪方面的信息,查找起来省时省力。

首都之窗,恰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板块纵向排列相反,它是横向排列,看起来也很清爽,图文并茂, 网页上方一级站点有政务信息、社情民意、办事服务、公共信息服务、人文北京,相对于另外两个门户网站,它的一级站点设置较少,但在一级站点上方又设置一些细小的分类,弥补了一级站点中的缺失部分。另外,首都之窗设计新颖,这点要从“信息公开、办事服务、政民互动”板块来说,三者交叠起来,鼠标滑动处就会自动展开,这样不会显得内容冗杂,让人看起来清晰明朗。

但中国上海,就排版方面,笔者认为不如前两个门户网站,整个页面的板块设置看起来有点凌乱繁杂,一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字。

3.2信息内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设置的政务公开、政府建设、法律法规、经济建设、人事任免等栏目,都与我国政府变革遥相呼应,对当前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除了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这一基本的内容之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其主要有: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等。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其主要有: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等。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其主要有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证件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即允许居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等有关证书。

首都之窗,内容上有政务信息、办事服务、政民互动等等项目,这对提高公众政治参与能力以及政府职能转变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如政府出台的与公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公众可以通过该平台提交自己的想法以及建议,对政府工作的完善也是有利的。当然,首都之窗也是突出了其地区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北京优于其它地方的一个显著标志,所以在政府门户网站里有关北京的人文特色介绍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篇幅,一级站点专有一个版块——人文北京,打开有书籍推荐、文化快报、文明热点、北京故事、图集影片来全方位地介绍北京,二级站点有一个城市服务,里面包含了北京好吃的、北京好玩的、北京地图,激发浏览网站的人去北京旅游的欲望,带动北京的旅游事业。公众浏览政府网站时,不只是关心政务信息,而且想通过政府网站来体味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中国上海,内容丰富,分工细密,在线处事方面相比较其他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而言,表现出比较出色的能力。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中比较全面地提供了居民、企业、社会团体日常需要处理的行政事务在线处理窗口,使得被服务者能够方面的实现网络办事,大大节省了时间、精力,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上海市政府的整体形象,而且为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空间。 3.3 个性化设置

中央政府网站,开辟了服务于公民、企业、外国人的主题服务栏目、公益信息和网上服务等栏目,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寄管理于服务的改革特点。

首都之窗,推出“我要创业”场景式服务,该场景式服务涵盖“我要开公司”、“我要当个体户”、“我要开餐馆”、“我要开食品零售店”、“我要开音像店”、“我要开理发店”等6个子场景,每个场景式服务都按照办事的先后顺序将工商部门、环保部门、税务部门、统计部门等政府机构的办事资源串联起来,大大提高了公众办理以上事项的效率。 中国上海,有个性化制定栏目,专为个人提供内容设定、页面布局等,只要注册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我的中国上海”。 中国上海里有一个征询平台,市政府的规章草案都在网上听取了意见,民众如果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交上去,这大大增强了民众的主人翁意识,更是推动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