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b0d023482fb4daa58d4bef

C段:杀菌作用

长波紫外线:刺激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组织的氧化过程,增加Hb、WBC、RBC。

2、 试述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答:1、直接危害: 1)二氧化硫:

(1)对黏膜的刺激作用:SO2氧化成亚硫酸和硫酸,对人体眼和上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2)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3)吸附SO2的颗粒物,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4)与苯并(a)联合作用时,可有促癌作用。 2)氮氧化物

(1)NO2能缓慢的溶解于肺泡表面的液体中,在肺泡表面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严重时导致COPD。还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过氧化,破坏肺泡弹性,出现肺气肿样症状。

(2)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NO在体内形成亚硝根,吸收入血后,氧化Hb中的二价铁,形成高铁Hb,使Hb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缺氧。 3)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浅蓝色混合烟雾(强刺激性)如臭 氧、醛、过氧酰基硝酸酯即光化学烟雾

对健康的影响: 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畏光,咳嗽、声嘶,引起结膜炎、喉炎及气管炎。

4)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s, IP)

概念:是指粒径<10μm并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颗粒物 对健康的危害:

(1)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引起肺部炎症,长期作用可引起COPD (2)可含有石棉、苯并芘等致癌物或作为载体,运载有害气体经呼吸道进入机体,产生致癌或中毒作用。 2、间接危害: (1)影响微小气候;

(2)形成酸雨: 刺激呼吸道;水体酸化使水生生物受到影响;加速有毒重金属进入农作物;腐蚀建筑物;水质恶化等。 (3)温室效应:

大量温室气体(如CO2、CH3、N@O、O3、、氯氟烃等)以及大量砍伐森林等,大、

气中CO2含量上升,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上升。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9

陆地被淹没。

(4)破坏臭氧层:含氟氯烃、氮氧化物可破坏臭氧层,出现臭氧空洞。 3、 试述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答:1)诱发癌症:

吸烟者与被动吸烟者肺癌患病率高; B(a )P为环境化学致癌物;甲醛为人类可疑致癌物;放射性氡可引起肺癌等

2)引起中毒性疾病:急性CO、CO2中毒;香烟烟雾、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引起CODP 及空调病等。

3)传播传染病:非典、 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军团病等

4)影响造血系统:挥发性有机物,如苯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障、白血病。 5)引起变态反应:尘螨等室内变应原,可以引起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4、简述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答;1)流行病学上安全:

① 不含病原微生物,保证不传播介水传染病。 ② 不含寄生虫卵 要求:

细菌总数<100个/1ml水 总大肠菌群数<0个/1L水 ③ 游离余氯>0.3mg/L水 2、感观性状良好

无色、无臭、无异味、透明、不得含肉眼可见物。 3、化学性状良好,不含任何有害的化学物和放射性物质 1) pH值6.8—8.5

2) 总硬度:指溶于水中的钙、镁等盐类的总量

以CaCO3(mg/L) <450mg/L

3) 化学毒物的含量: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的要求。 4) 放射性指标

5、试述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答:常见的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其特点有:

1)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流行,水源经常受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

2)绝大多数患者有饮同一水源的历史。

3)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得到迅速的控制。 6、简述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答:1)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2) 水的pH值:不能太高

3) 水的浑浊度:浑浊度大,容易吸附微生物而形成团块,不易受到消毒剂的

10

作用,所以,消毒前要进行净化处理。

4) 水温:水温高,消毒效果好。 5)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7、试述地方性碘缺乏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答:病因:

(1)缺碘:摄入量低于40微克/日或水碘低于10微克/L时,即可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

(2)致甲状腺肿的物质: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浓集能力,引起甲状腺素的合成障碍;存在于芥菜、甘蓝、卷新菜中的硫葡萄糖苷在胃肠道酶的参与下可形成硫氰酸盐和异硫氰酸盐,引起甲状腺素的合成障碍。

(3)高碘:摄入过多的碘而使酪氨酸被氧化的机会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受到抑制,甲状腺滤泡代偿性增生。

(4)其他因素:如膳食中蛋白质缺乏,微生素不足,饮用高硬度水,被氟、硫化物污染的水,环境中其他矿物质不平衡等都可能架子加重碘的缺乏。总之I DD是以碘缺乏为主的多种营养素缺乏症。

主要临床表现 (1)甲状腺肿

(2)克汀病:是I DD最严重的表现

1)神经型:以痴呆、聋哑和下肢痉挛性瘫痪为主

2)粘肿型:甲状腺功能低下,全身粘液性水肿,发育迟滞,身材矮小 防治: 1)碘盐 2)碘油

3)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产品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类型

4)加强监测

5)对甲状腺肿患者使用口服或肌注碘油;甲状腺制剂,如甲状腺片、甲状腺粉等。对克汀病,适时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 8、试述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答:1) 水下含量过高(饮水型)此型最为常见。

2) 煤烟型:含氟量高的煤燃烧用来取暖,烘烤粮食而造成室内空气和食物被污染,使食物氟增高。

3) 食物型:井盐、茶叶含氟高所致

此外,营养素缺乏,例如蛋白质、钙、Vit素(C、B族、PP和D),所以贫困地区的患病率高,病情严重,而营养状况好,水氟在6.0mg/L左右,不但无氟骨症出现,且原有的病情有所稳定,甚至有所好转。

临床表现:

1) F斑牙:最早出现,发生在恒牙的形成期,可分为三型:

11

① 白垩型:釉面失去光泽、不透明、粗糙呈粉笔状 ② 看色型:釉面呈现浅黄,黄褐乃至深褐色或黑色斑纹

③ 缺损型:釉面细小的凹痕,小的如针尖或鸟啄样,甚至深层釉质有较大面积的剥脱,轻者仅限于釉质表层,重者缺损可发生在所有的牙面,以至被坏了牙齿整体外形。

2) 氟骨症:① 疼痛 ② 神经症状 ③ 肢体变形: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一、名词解释

1、营养素的需要量:是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营养素的量。

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 3.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各种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核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搭配混合食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的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4.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须每日由膳食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

5.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6.膳食纤维:指一类不被肠道吸收的多糖:即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

7.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的食物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8.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二、单选题

1.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

A.30% B.10% C.8% D.5% E.3% 2.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组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色氨酸 3.我国人民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A.肉、鱼、禽类 B.豆类及豆制品 C.蛋、奶类 D.粮谷类 E.薯类 4.豆类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组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色氨酸 5.目前确定的最基本必需脂肪酸是

A.亚油酸、α-亚麻酸 B.α-亚麻酸 C.亚油酸、花生四烯酸 D.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E.亚油酸 6.α-亚麻酸在下列哪种食用油中含量较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