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b5a43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35

?34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347.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 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348.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 人本位论主张。 ?349.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396、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96、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397、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399、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400、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359.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其着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362.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363.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366.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373.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375.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379.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03、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411、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12、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16.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420、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等;?(3)教学相长。 ?381.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425、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382.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389.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91.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梅生津。 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426、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力量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427、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2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429、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431.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438、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41、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45、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446、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447、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50、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452、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跟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456、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6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46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468、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69、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470、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475、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476、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477、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480、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81、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483、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484、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性 485、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489、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495、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496、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497、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501、(拜瑞斯等人)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 ?502、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503、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统)、(方法)。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504、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 1867年,俄罗斯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正式的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505、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 506、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 ?507、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着作,是由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之后,又出版了(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陈德荣)翻译(盖茨)的(《教育心理学》)。 ?508、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509、(格赛尔)着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 510、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511、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弹子”的游戏)开始的。 ?512、皮亚杰指出,(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513、(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重要的(核地位)。学习理论所解决的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等学习的根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和教师有效地教的理论基础。 ?514、学习理论主要分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515、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本能行为)、(习得行为)。 ?518、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519、彼得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习分为两大类:(反射学习、认知学习)。 ?520、我国学者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产规范的学习)。 ?52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编码—加工—储存—译码—输出的过程)。 ?52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523、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14?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524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525、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26、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527、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528、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529、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530、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531、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532、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538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547.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着——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549.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50.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551.苏霍姆林斯基的论着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552.我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553.“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557.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558.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560.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563.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564.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567.知识能力谁为主两种教育论:形成教育论能力为主?)、实质教育论(?知识为主).? 568.《学记》中:“学等”体现循序渐进原则。《学记》中:“不陵节而施”现循序渐进原则。。《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569.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能力、气质、个性。 ?570.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