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指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指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d6bf29cfc789eb172dc8dc

答: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债,是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

按照财政政策说包括收入和支出两大手段。收入政策中有税收,支出有投资等。运用财政政策根据经济形势决定政府采取什么手段。发行公债让老百性买主要是解决财政赤字的问题。它采取两个手策解决:一是透支,二是发行公债。透支容易出现通货膨胀,一元钱买不到一元钱的东西,所以它不会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采取发行公债。一个国家有赤字不是坏事,它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这也是政府发行公债的目的。

发行公债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是西方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发行公愤可以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发行公债对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利的—·面:第一,挤出效应,当发行公债过多时,政府占用资金越大.会有越来越多的私人因借不到资金而被挤出货币市场。同时,财政赤字增加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挤出··部分私人企业的投资,这就是挤出效应.

第二,公债利息支出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扔。公愤是要按期付息的。随着公愤规模的

不断扩大,公债利息支出日益增加,成为财敢的沉重负担。 第三,给于孙厉代造成负担. 8、什么是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它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要想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等宏观目标,仅仅依靠自动稳定器是否可以?为什么?

答:(1)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2)在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人们的收入增加,税收自动而及时地增加,失业保险、贫困救济、农产品支持价格等转移支付会减少,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而及时减少,各项转移支付的增加,又助于缓和经济的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9 i' S8 @4 S; ^& P

(3)但是,由于自动稳定器仅仅是对经济波动动作稳定性反应,在波动产生之前并不能发生作用。同时,它也不能充分调节社会需求,从而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以及物价稳定等目标,还必须依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

9、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但也有人认为只要是本国能够生产的产品,就用本国生产的产品而绝不进口,这才是爱国主义者。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根据资源禀赋理论,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具体国情加以分析说明。

答:(1)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2)资源禀赋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来的,所以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称H-O模型。

(3)他们认为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别,即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主要出口由本国丰富资源所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的产品,这对各国的贸易是互利的。而且使资源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最优化,会增加世界各国的福利。

(4)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要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有可持续发展。

10、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

答: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参见教材P124,注意画图分析

长期中,完全垄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改变生产规模,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规模经济,所以厂商总会使自己获得超额利润,厂商的超额利润是可以而且应该长期保持的,如果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经营中总收益不能弥补其经济成本,那么,除非政府给予长期补贴,否则它势必会退出此行业。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

在长期中,完全垄断企业处于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与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区别 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

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第三,获得利润不同。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垄断竞争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五、以前考试样题

试卷代号:102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金融等专业 西方经济学(本) 试题

200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增加农产品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

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量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3.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C )。

A.MUA/PA

B.MUA/PA>MUB/PB D.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B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不断下降

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下降

5.收益是指( A )。

A.成本加利润 润减成本

6.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被称为( D )。

A.无差异曲线 展路线

7.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C )。

A.水平线

B.垂直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向右下

B.消费可能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生产扩

B.成本

C.利润

D.利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

B.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

方倾斜的曲线

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D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与横轴平行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9.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D )。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10.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原则是( A )。

A.多数票原则 B.交易成本原则

C.产权原则

D.逆向选择原则

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 B )。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总是小于1

C.总是大于1

D.是等于1

12.周期性失业是指( A )。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B )。

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少和利率降低

14.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 A )。

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B.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C.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D.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15.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 C )。

A.I=S

B.I+G=S+T

C.I+G+X=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