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f2bea8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d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冼村小学 数学科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中的认识图形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 在本单元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做一做”。“认识图形”主要是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和拼图,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摸的是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又上什么图形,鼓励学生描出、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动手做(一)”要先引导学生欣赏“风车”、“万花筒”、“蜻蜒”等美丽的图案,再让学生一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涂一涂”,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动手做(二)”主要是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并拼出一些简单的图案。“动手做(三)”主要是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拼出自己喜欢的或与众不同的图案。

总之教学本单元内容,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感受与欣赏图形美,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单元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 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3.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感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

课程标准中相对的知识技能目标:

1. 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单元重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单元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策略与方法:

来源中教@~网^&][w#ww%.zzste@p.*com~]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课时安排:(共6课时)

认 识 图 形 ------1课时 动手做(一)------1课时 动手做(二)------1课时 动手做(三)------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2课时

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

1、积木各小组一套;

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 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积木)

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挑好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w*ww.z@%z~step.c^om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w%~ww@.zzstep*.^com](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

(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

(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形。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点?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图形,找一找他的特点,先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汇报:A:哪个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选择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B:哪个小朋友选择的图形和他不一样?自由说,适当表扬。(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

(3)比一比: A:你觉得在这些图形里面,有哪些图形长得比较相似?(长方形和正方形) B:它俩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条边和4个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条边相等与否)

(4)折纸验证:

A:你真聪明,发现了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那哪个小朋友有好办法来验证XXX的想法?(折纸)

B: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师一起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再折一折。(对折)这样折你发现了什么?(变成了长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两条边叠在一起,这两条边相等。)这样折你又发现了什么?(变成三角形,这两条边相等。)

C:小结:所以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

D: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验证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吗?请你折一折,学生活动。

E:抽生上台边折边讲,集体表扬。 (5)摆一摆:

A:你能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 ,用牙签来摆一摆吗?学生活动,教师适当指导。

B:抽生实物投影较对,有不同摆法的举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的形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来源#^:中教网~@*]来源:zzstep%.c#@o*&m]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三、小结回顾:

小朋友们都能说能找能摆,真厉害!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一共认识了几种图形?是哪几种?

四、深化练习 1、课件出示:

来源@#:^中教&网%]

来源:zzst@ep%.c#o*&m]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有哪几种图形?请你数一数,正方形有几个?有哪3个,你能上来指给大家看一看吗?课件闪烁。长方形呢?三角形有几个?一起数一数。圆形呢?

2、拼图:

(1)出示范品:你们看,这幅图像什么?找一找在这幅图里有哪些图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这些图形拼一幅漂亮的图画吗?听音乐,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拼的图画最漂亮。

(2)小组合作活动。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小结。 五、课堂作业P35

第二课时:

动手做(一)

教学内容:

P40~P41欣赏图形,数学万花筒,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欣赏和创造图形美。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和拼组相同图形。 教学准备:

[www.%@z&zste^#p.com]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zzst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