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提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01e1b316c175f0e7cd137b6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大题归纳

第1课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4)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5)经济区域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2.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积极影响:①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前期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发展。②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有利于国家财政收人的稳定。

消极影响:①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②比较脆弱,难以应付天灾、战乱及苛捐杂税。③自给自足,缺少商品交流,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的流通,特别到了近代,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

第2课

1.土地兼并的原因和危害

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根本)

危害: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国家统一和稳定。 2.租佃制度的影响

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

第3课

1.四大经济区

(1)山东、山西:传统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山东是汉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江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3)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为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2.人口南迁的影响

①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3.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中原人口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②北方战乱,南方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③气候变迁。④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江南。 4.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①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②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③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4课

1.古代手工业

1

(1)家庭手工业: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影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2)官营手工业:

特点: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匠职业世袭,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工匠生产技艺水平高,生产关系从征役制到雇募制。

影响:①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条件;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②原料由官府提供,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工匠服役的手段,引起了工匠的不满。 (3)私营手工业:

产生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②官营手工业压抑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

地位: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5课

1.从周秦到唐代的城市特点

①县治以上设市,受官府严格控制。②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用围墙与居民区隔开。③唐代实行坊市制。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不显著。 2.宋代城市特点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还出现墟市、集市。②时间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农村定时启闭的市场)等。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还出现市民娱乐场所瓦肆(瓦子)。 3.“重农抑商”

(1)原因: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②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付诸实践。 (2)汉代重农抑商政策

①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②征收较重的租税。③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3)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①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②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的落后。

第6课

1.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①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模式。②出现雇佣劳动关系。(基本特征)③目的是为市场而进行的商品生产。 2.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1)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2)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①重农抑商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强化自然经济。②海禁政策阻碍海外市场开拓和资本原始积累,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3)思想上: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 3.海禁政策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直接原因:防范外夷入侵和沿海人民抗清。 思想观念:

2

统治者愚昧自大。 影响:(1)积极: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侵略。(2)消极:①沉重打击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②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第7课

1.新航路开辟原因:①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货币的需求增加。(经济根源)②对黄金的狂热崇拜。(社会根源)③传播基督教。(宗教根源)④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思想根源)⑤印度、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贸易;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商路。(商业危机—直接)⑥扩张领土。(政治根源)

2. 新航路开辟条件:①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②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③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④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①开始殖民扩张。②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2)对亚非美洲:③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④非洲的黑奴贸易带来灾难。⑤大量白银的流入,高产粮食作物的引入,客观上刺激了亚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3)对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第8课

1.葡、西的早期殖民活动的方式(特点)

(1)葡萄牙:①靠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确立印度洋海上霸权

②建立商站垄断欧亚贸易

(2)西班牙:①掠夺金银,屠杀当地居民

②建立农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

2. 荷兰成为贸易强国

(1)条件: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6世纪已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欧洲商路中心,造船技术先进,运输业发达。 (2)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垄断公司 (3)贸易范围:西北欧、亚洲、新大陆

(4)影响:到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3. 英国主要的殖民活动

(1)海盗式掠夺(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2)商业战争(与荷、法进行战争,到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提供重要来源。

(4)黑农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工商业发展,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大批廉价劳动力;给非洲带来灾难)

4. 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历史影响

(1)积极方面:①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以欧洲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英国),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消极方面: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造成此后长时期的贫穷落后局面。

3

第9课

1. 英国工业革命 (1)背景(可能性):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

③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 ④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 ⑤保障:专利法的颁布

⑥原料:本土煤铁丰富;殖民地广大

必要性: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影响:①生产力——蒸汽时代,工业时代

②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生产关系——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④社会关系——争取民主时代,工人运动兴起 ⑤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加紧殖民扩张,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客观上传播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2.瓦特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意义

(1)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等条件限制,工业化进度加快 (2)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3)蒸汽动力的使用,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3. 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①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普遍的建立

②技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发展(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③资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④市场:国内统一市场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影响:①生产力革命——电气时代、大企业时代、科学时代

②生产关系革命——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③社会关系革命——相对民主时代 ④国际关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 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

(1)发明来源: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2)范围不同: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3)开始部门不同:开始于重工业 (4)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5)进程不同:交叉进行

5.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时代特点

(1)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2)中小企业占多数 (3)自由主义思潮兴盛

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特点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导致大企业出现 (2)大企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3)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4)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控制产品价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