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预算会计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织会计系统,是政府使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监督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预算会计主体是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 二、
我国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
(一)从预算会计主体的内容看,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 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结果,分为五级政府,五级财政预算会计体系。 2、 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
共秩序的单位。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构、检查机构和各级党政机构、人民团体组成。 3、 三、 (一)
事业单位会计:以事业单位为会计主体,核算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财政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二) 行政单位会计对象:行政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从财政和上级领取行政经费并依法收
取预算外收入;合理安排经费开支,正确计算结余。 (三) 事业单位会计对象: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正确计算、组织各种收入、合理安排
各种支出,正确计算结余和各项基金。
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
教学重点: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
教学难点: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与企业会计体系的区别
一、
核算前提
会计核算前提或会计假设、会计条件,指对会计核算工作所作出的限定条件,如果没有这些限定条件,会计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这些条件包括四项内容,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
会计主体: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畴,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特定资金。
2、 持续经营:为保证会计主体正常运行,预算单位的发起者或投资者不预见该组织的破产或清
算。 3、 会计分期:为使组织的经济活动符合投入产出的计算或符合社会经济周期的核算要求,对无
限长的持续经营期间进行人为的分割,将其分成若干等距离的时间段,以正常计算投入出产出之间的关系,正常核算损益。 4、 货币计量:由于货币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作用,它可以将不同的数量单位换算成相同的价值单
位并进行比较,因此,预算会计必须用货币进行统一的度量与核算,将不同形式的会计要素统一为货币形式,以便正确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二、
预算会计的核算原则
预算会计也必须遵循统一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需要。
适用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核算原则中,除必须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的,如谨慎性原则、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外,其余均适用于预算会计,可归纳为: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实际成本、配比原则、重要性、专款专用原则等10项。 (注:对上述10项会计原则进行详细的解释已在《会计学原则》中进行,在本课程中,原则部分
主要采用课堂提问方式对学生已学过的内容进行检查与测试。) 三、
记账基础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在记账基础方面表现出的特性为:由于财政总预算会计是为政府核算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
专业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是为行政单位核算经费收入与经费支出的专业会计,二者均必须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而事业单位的特点是:经费来源多元化、核算体系多元化、市场化程度高,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则大多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而且,这种特点是由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四、
会计要素
预算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形式,即预算资金的收入、预算支出的分配过程的静态形式。与企业会计核算中对会计要素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但在内容上不所区别,分为5个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五、
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之间内在的关系,其数量表现为三个等式: 1、 2、 3、
资产=负债+净资产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收入-支出=结余
此为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此为预算单位平衡会计记录的依据。 此为编制收入支出表的依据。
六、 第二篇
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事业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顺序号
编 号 科目名称本文件复制于zg12366.com umab 一、资产类:
1 101 现金 本 g2 102 银行存款 13 110 应收票据件4 112 应收及暂付款 本g5 115 借出款 复制6 120 材料于oqi
7 131 对校办产业投资 本8 132 其他对外投资 co9 140 固定资产 本10 150 无形资产 本文件复制于zg12366 二、负债类: 本 文11 201 借入款项 本12 211 应付票据 本文13 212 应付及暂存款 本文14
221 应缴财政专户款 本15 222 应交税金 文16 230 代管款项 三、净资产类:
本17 301 事业基金 本18 310 固定基金 本19 320 专用基金 20 341 事业结余 本21 351 经营结余 22 352 结余分配
四、收入类
本文23 411 教育经费拨款 本24 413 科研经费拨款 本25 415 其他经费拨款 本文件复制26 421 上级补助收入 本文27 431 教育事业收入 本文件28 432 科研事业收入 本 29 451 经营收入 本30 461 附属单位缴款 本.c31 471 其他收入 五、支出类 本文件 32 511 拨出经费 33 521 教育事业支出 本a34 531 科研事业支出 本文35 551 经营支出 本文件36 561 上缴上级支出 本文 37 571 对附属单位补助 本文件复38 581 结转自筹基建 本文件复制于zg12366.com racoqih第三章 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教学重点:对外投资及固定资产的核算 教学难点:对外投资的核算 事业单位
指即不直接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经营,也不具有对社会经济生活行政管理职能,但却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单位,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社会福利以及各种法律、公正中介机构。
事业单位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不进行完全的成本核算,有经营活动的,可以进行内部成本核算。 2.经济来源既有财政预算拨款,又有自身业务收入。 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会计核算组织结构 资金来源多渠道,要为多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
有时要以有特定来源同时有特定用途作用的基金作为会计主体。 3.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事业单位资产的特点
第一节 流动资产
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经济资源,包括货币资产、实物资产和债权。 一、
现金管理原则:
钱账分管、按规定范围使用、严格收付手续、严格限额管理、不坐支、如实反映库存。
二、
银行存款(核对、未达账项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有外币业务的,应在银行存款账户下分别按人民币和外币设银行存款日记账时行明细核算。发生时应按当日汇率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币金额、汇率。每年末应根据年末外币与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汇兑损益记入事业支出科目。
例、1月1日有美元存款10000元,汇率1:7.35银行存款折为人民币73500元。年末汇率为1:7.22,折人民币为72200元,差额为1300元,则须作会计调整:
借:事业支出 1300 贷:银行存款 1300 增: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三、 应收账款
(一) 入账价值:1、一般销售业务按实际发生额入账;
2、如附带销售条件时,将折扣因素考虑进去,按总价或净价入账,现金折扣作经营支出处理。 (二) 会计分录: 1、 无折扣 借:应收账款 贷:经营收入
2、 有折扣(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总价法入账:
发生销售时:借:应收账款 到期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经营收入 经营支出
贷:应收账款
净价法入账:认为对方会在最大折扣期付款,发生销售时就直接将最大折扣列为经营支出,待对方实际付款时再作调整: 发生销售时:借:应收账款
经营支出
贷:经营收入
对方如期付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如对方不能如期付款,则: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经营支出
四、 应收票据
(一)带息票据与不带息票据:入账时均按票面金额入账 (二) 票据贴现
1、 到期值=面值*(1+票据利率)
2、 贴息=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三) 账务处理:贴息作事业或经营支出处理。 五、 六、 七、
预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一) 购进存货入账:实际发生额
1、一般纳税人购入非自用材料,将税与材料款分开,可以抵扣: 借:材料
应交税金——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等
2、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购入自用材料的处理相同:按含税价计入材料成本:
借:材料(含税) 贷:银行存款等
(二) 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记账 根据发出材料用途:
借:事业支出、成本费用等 贷:材料 (三) 存货盘点 1、 盘盈:冲减支出 2、 盘亏:增加支出 第二节 一、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要根据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经费作不同处理
(一) 购入:原则上按实际成本入账,即购入时所花费的买价和相关费用,但不包括人员费用。
同时还要根据经费来源: 1、 预算内拨款,列为事业支出: 2、 用专用基金购入,减少专用基金 3、 用专项资金购入,增加专项支出,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